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抓手。教材不仅承载了知识,还承载了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多种内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模式、统一考试”的教育体制正在被逐步打破。这也对教材出版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近年来不断开展的项目制、双元制、工学结合等教学改革,对教材开发和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教学所使用设备的型号不同,加工产品各异,培养目标多样,对教材内容提出了各种个性化的要求,使得教材的品种不断增加,出版效率下降。这就迫切需要数字出版来解决这一问题。
数字教材“富”的精彩
目前,较常见的数字出版形式是纸质图书的数字化,绝大多数电子书都属于此类。一些数字杂志,增加了音乐、视频、滑动效果等内容,大大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职业教育的教学内涵决定了其教材适于采用交互式数字出版的形式来展现,我们称之为“富媒体”化的数字教材。
“富媒体”一词来自Rich Media,并不是一种具体的互联网媒体形式,而是指具有动画、声音、视频和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方法。由于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是技能操作,传统纸质教材难以展现,采用大段文字叙述会造成很差的阅读体验,配合图片效果也不甚理想。数字教材则可以在呈现形式上取得突破。图片可以放大、旋转,还可以加入操作视频、仿真动画等多媒体内容。这是传统教材所无法比拟的,大大优化了学习体验。此外,数字教材还可以加入教学互动环节,例如模拟操作、在线测试等,使教材包含更多的教学内涵。
数字教材以“人”为本
纸质教材的出版遵循规模效应,出版企业必然追求单本书销量。而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教学设备、生源层次多样,造成了教材需求的多样性。出版企业虽然在不断丰富产品,满足个性需求,但也造成了出版效率和利润的下降,并且这种个性化出版也有较高的门槛。数字出版可以打破传统出版的规模效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差异,出版个性化的产品。
纸质教材的寿命至少是3年,由于成本原因不可能随时更新,对于计算机、会计等教学内容时效性很强的专业,传统教材难以满足更新需求。如果采用数字出版,教材内容更新的成本是低廉的,有利于教材质量的保证和使用者满意度的提升,使教材更具时效性。
数字教材“颠覆”教材
教材的数字出版有利于职业教育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如果学校布置出相应的硬件环境,数字教材可以实现很多教学应用:教师和学生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交互,可引入更多的多媒体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被数字化记录,有利于教师分析学习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甚至学习同一课程的身处异地的师生们可以互动,分享教学资源,交流解决问题。融入了IT技术的数字教材;将远远大于教材本身,给学生带来颠覆性的学习体验,带来教学的革命。
此外,职业教育教材的数字出版也利于低碳环保,实现绿色出版,提升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但由于职业教育教材的特殊属性,数字教材的脚本编写、素材制作、后期合成等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出版企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探索。只有充分发挥数字出版的优势,才能实现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的顺利转型。
来源:《社科新书目》2014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