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为城镇化建设“推波助澜”——《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编辑手记 - 社长总编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社长总编论坛
为城镇化建设“推波助澜”——《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编辑手记
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宋文艳
2015-03-06 13:48:44  来源:厦门大学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宋文艳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重大潜力所在。然而,城镇化的内涵、路径和演变规律是什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有力、有序地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从学界到政界、商界,人们众说纷纭。

  作为出版人,我自然也十分关注这个热点问题,并希望能组织一部关于城镇化研究的“重头书”,以期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添砖加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因此,我开始关注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动态和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当我在微博里发现巴曙松教授经常就城镇化问题发表“高见”,进而了解到他曾参与国家城镇化规划及关于城镇化的一系列国家级课题研究时,我不禁喜上心来。

  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金融专家和中国银行业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在海内外拥有广泛的影响和知名度,自然,也有众多的“粉丝”。此前一年,他与我社曾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他倾力写作的论著——《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在我社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并成为2012年度国内多个图书榜单上的热门书。由此,我和巴教授也有了更多的联系,并由纯粹的作者、编辑变成了彼此熟悉的朋友。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当我向巴教授约稿,请他撰写一部关于城镇化问题的专著时,他爽快地答应了。因为这既是他擅长的研究领域,也是他近期关注的重心所在。可以说,彼此“不谋而合”。经与巴教授商讨,一致决定将该书定名为《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作为此前出版的《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一书的姊妹篇。当然,城镇化本身涉及的领域和问题比房地产要来得更多更广,因此,《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比起《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视野更为开阔,议题更为宽泛,指导性也更强。可以说,前书是后书研究的继续和深化。

  此后,巴教授便带着杨现领博士开始了日夜兼程的撰写工作,并如期将30多万字的书稿交给了出版社。此时已是2013年7月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在12月召开,会议将分析城镇化的发展形势,并将对推进城镇化进行重点部署。因此我们希望能赶在会议召开之前出版此书,以期与会议的精神相呼应。时间很紧,而书稿中的图表和数据又很多,为了保证图书质量,我们与巴老师及他的助手,多次函电往来,反复往返核对,连细小的标点符号和用词搭配,都尽可能做到准确无误。

  经过紧张的编校排印,9月底,这部带着油墨香的新书终于面市了。我社的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也随即忙乎起来——该书的简介、书摘、评论等轮番上阵,巴教授的微博、微信也遥相配合,形成了互动的宣传态势,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图书市场的关注。由于题材的热度和作者的知名度,也由于时间点踩得好,加之营销得当,该书上市后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在各大网店持续热销。

  《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以中国城镇化转型为研究重心,直面城镇化转型中必然遭遇的诸多现实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从金融角度切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全书不仅视野广阔,而且视角新颖,见解深刻。例如,全书立足于国际视野来看待中国城市化进程,并将美日等国的城镇化进程与中国作对比分析,提出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书从理论阐释到实践总结,从历史经验到现实观察,从海外经验到中国道路,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城镇化转型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增长动力的转型,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在于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中国未来城镇化的落脚点在于改革。

  尤其值得赞赏的是,该书在“第四篇:中国新常态——以城镇化看待转型”和其他篇章中,不仅对“新常态”作出了表述,认为“中国经济将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切换至中速增长,能否完成这个转换对于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而且对“新常态”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包括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成为一种自然趋势,货币快速扩张和低利率时代渐行渐远以及财富失衡的格局将逐步缓解等。此后半年多,随着中央领导层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和重视,“新常态”迅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经济词汇。

  正是由于该书切中了中国城镇化转型的脉搏,书中探讨的问题对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较高的理论价值,因此不仅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也得到了专家们的青睐。在2014年全民阅读活动中,该书从518家出版社推荐的5000多种图书中脱颖而出,入选“专家向全国读者推荐的50种重点图书书目”;2015年1月,该书又荣获国家图书“三大奖”之一的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此外,细致认真的编辑工作也使该书获得了“全国图书审读报告大赛三等奖”,成为对编辑的最大褒奖。



来源: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