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出版社外部环境 战略分析思考 - 经营管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经营管理
出版社外部环境 战略分析思考
2005-08-17 09:59:13 来源:
战略分析是出版社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工作,它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条件分析两大内容,其中外部环境分析是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它可以成为内部条件分析的某些标准。这就如同下棋,先要了解棋盘、棋子、规则和对手情况,然后才能估量出自己的地位、状况,定下战略战术投入角逐。
一般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 国家政权的性质关系到政府对出版行业干预的范围、原则。它通过我国宪法、刑法、民法有关出版的条款和《出版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明确地体现出来。我国政权性质的稳定性决定了这些因素是长期、稳定、明确的,是出版社外部环境中最为硬性的因素,也就是“出版纪律”,忽视这一点,出版战略就脱离了最重要的现实。
同时,国家在宏观发展的总体思考下制定一定的文化产业政策。这是出版社最重视的外部环境条件。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决定了对出版产业鼓励或约束的力度,决定了对出版产业的布局安排和相应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政策。如当前出台的出版企业集团化、分销渠道向国际资本开放、文化体制的改革等重大产业政策,必然深深影响出版社的发展前景。适应产业政策、根据产业政策变化而变化,是出版社战略制定或战略调整的重要出发点和时机。
经济环境 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对出版业的影响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出版社发展速度和空间的影响;二是对出版社经营成本和盈利水平的影响。我国GDP数值在近年快速增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又超过了各产业的平均值。但根据有关测算,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现实购买量还远远低于潜在的购买能力,出版业增长速度低于GDP近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如何扭转并利用这一状况,是影响行业发展速度的重要课题。
经济生活中可支配收入决定社会、个人图书购买力,它决定图书市场的潜在容量,影响着出版社的发展空间。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财政政策又影响社会总购买力,并通过它影响着出版社的经营成本,进而影响出版社潜在的获利能力。如何适应市场,降低成本,必须考虑这一背景。
技术环境 一般情况下,技术环境对经济及企业的影响是累积渐进的。但一旦出现重大的技术突破,就会产生全面的、革命性的影响,根本改变企业的活动方式。由于传统的纸介图书给读者带来的特定需要的满足,在世界范围,就图书出版业整体看,技术环境还没有造成图书出版的衰退,但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占有了大量原来属于图书的潜在购买力,使出版社从行业内竞争扩展到行业外竞争。在出版行业内,数字化出版、网络发行技术,使出版生产经营方式也在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出版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相关行业和本行业新技术的挑战。
社会文化环境 就其对出版行业的影响而言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分布、素质的影响。人口数量影响图书市场容量和劳动力成本;人口分布影响出版产业布局和需求集中地区的市场特点;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结构影响图书产品层次和结构。二是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它涉及到外部环境的各个方面,是许多环境因素存在和变化的基础。对出版社而言,涉及到如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如何处理与相关企业的关系,也影响到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等。
自然环境 与出版社紧密相关的主要是所处地理位置及其对出版资源状况的影响。偏远地区、社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出版社和中心地区、社会经济发达地区的出版社,实现发展战略需投入的要素种类、质量、成本是不同的,如果投入相同,其收获是不同的。出版资源丰富的地区占有较多的比较优势,出版资源不丰富的地区在有些出版资源上具备特定的区位优势。如何扬长避短、变短为长是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出版行业环境分析
出版企业间的竞争 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是出版行业内最重要的竞争。我国出版社在数量上增加的速度并不快,但并没有缓和竞争,反而它的激烈程度在日益加剧。这是因为,出版单位内的出版规模在迅速扩大;图书品种的增加超过了社会的实际需要,读者有了越来越大的挑选余地,导致单品种需求的下降;部分图书生命周期的缩短和固定成本的提高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出版企业竞争意识普遍加强,导致采取一些方法挤压对手,等等。出版企业之间的竞争到了一定程度,图书生产的利润率将会下降,甚至会使绝对利润也下降,将威胁到优势出版社的发展和弱势出版社的生存。这时,如何避免恶性竞争、优势互补、企业竞合就显得十分重要。
新竞争者的进入 我国现行出版管理体制对新出版企业进入出版行业设立了较高的行政门槛,但随着WTO协议的落实和社会资本追求利润及其它利益的驱动,外国资本、行业外资本,体制外资本不断涌入出版行业,它们对行业竞争的推动力量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正式注册的出版社。这就出现了正确引导、有序管理、公平竞争的问题。
替代产品的开发 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产品、影视产品、期刊杂志等在提供信息方面对传统图书都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它们限制了图书的生产数量和价格。而且它们的快速发展的数量和快速下降的价格,会逐渐增加传统图书的竞争压力。
出版社需要研究如何吸收它们的优点,突出自己的特点。
出版社的议价力量 它是指出版社通过拥有的出版资源或图书产品的所有权,对图书销售企业、读者要求自己权益的能力。我国一些出版社因拥有不可替代或很难替代的优良出版资源,拥有较高的图书生产水平,使自己的议价力量得到提高;也有许多出版社由于可替代产品的增多,议价力量在逐步削弱。值得注意的动态是,一些图书销售商为了控制图书所有权,采用后一体化战略——参与出版,使他们对出版社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图书销售企业和读者的议价力量 当前,图书销售企业的集团化,大型图书集市的建立,超大型图书卖场的建立,使行业内更多地出现了用户规模大、用户集中、大批量购书等现象,这加强了图书销售企业的议价力量。图书销售企业正在利用这种优势在图书质量、折扣、账期、退货、售后服务等方面要求更为优惠的条件。他们选择供货对象也更为挑剔。这对图书质量不高、没有特点的出版社是一种很大的压力。(中国图书商报)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5-8-15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