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出版模式的构建 - 出版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论坛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出版模式的构建
刘茂林 董康 晏国轩 张磊
2017-02-22 16:28:59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2016.11 
 

  摘要:教育出版在我国出版业约占半壁江山,地位举足轻重。随着教育、文化、出版与包含云计算在内的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究教育出版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对教育改革和出版创新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云计算的概念及优势、教育出版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出版模式的构建思路,并对新模式下教育出版将会发生的变化做了预测。
  关键词:教育出版 模式 云计算
 
  一、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属性

  云计算是采用高效和可扩展的架构,通过互联网以自助服务方式提供IT消费和交付的模式。用户使用服务时具有灵活、即购即用的特点。在云计算架构中,服务和数据存储于共享、动态可扩展的资源池内。任何通过了验证的设备都可通过互联网访问这些服务和数据。

  云计算区别于传统计算的主要属性包括: 计算和存储功能被提取出来,并作为服务提供;服务构建于具备极高扩展能力的基础架构上;服务通过动态、灵活的可配置资源按需提供;服务购买方便,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付费;可通过互联网便捷访问服务。

  可见,云计算的核心不是“计算”而是“服务”,服务模式包括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即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即平台即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即软件即服务。

  云计算服务的完成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模式,而是具有超大规模、高扩展性、高可靠性、虚拟化的按需服务。简单来说, “云”运营商提供给用户“无努”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问,用户不需要知道中间的运营流程,也不需要自己去维护管理,只需关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以及如何通过网络得到相应的服务。因此,云计算为包括金融、教育、出版在内的很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教育出版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教育出版是出版三大板块中体量最大的。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与教育和学习有着天然的联系并始终以“教育”为核心,既提供产品也提供服务。教育出版不仅仅是指教材教辅、各类教育图书等教育出版物的出版,还包括面向各类企业、机构和用户,围绕教”和“学”的数字产品、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

  教育出版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的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出版企业如何适应教学需要所面临的同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早期应用主要是一种辅助手段。包括教师使用 PPT教学;教材配套教学光盘、磁带;进而发展到建设专门的网站和 APP,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资源,以及增加习题库、教学互动栏目等等。然而从根本上,教育出版企业始终是站在出版的立场,以产品为中心去服务于学校教学。这样的结果导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能深度融合,导致教学资源选择下载、评测反馈、个性化教学实施困难。因此,笔者提出站在学校的立场,如何以知识提供+平台服务的方式服务于教学,这才是教育出版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出版模式

  (一)基本思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改进教学行为、变革传统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服务于教学的教育出版企业,必须思考如何应对这个趋势。

  本文提出的教育出版模式,基本思路是教育出版企业站在学校的立场,利用云计算技术,以知识提供+平台服务的方式服务于教学。笔者认为,通过提供专业内容和技术服务来满足教学行为的实施过程即为教育出版的过程。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出版模式构建思路如图1。

  (二)技术框架

  基于该思路构建教育出版模式,其核心是搭建教育出版云平台。该平台包括出版管理平台和教育服务平台。该平台是IaaS、PaaS和 SaaS的结合,兼顾教学与出版,主要为创作者、教师、学生、教育机构和出版企业提供服务。

  通过教育出版云,原本以出版单位为主导的単向信息传播变成了教育出版社、创作者、教师、学生的多向交互传播。在传统的教育出版传播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需求和意见往往缺乏有效渠道及时反馈给出版方和创作方,从而不利于教育出版单位掌握市场动态信息,制定正确的内容策略。就出版方而言,教育出版云不仅能使其及时了解教师、学生的用户习惯,逐渐形成清晰的用户画像,从而创作出更符合需求的内容资源,经过编辑加工审校后形成新的产品和服务,以供用户更好地使用。在教育出版云中,教师、学生既是教育出版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也可以是其内容资源的提供者、作品的创作者。而对于出版编辑来说也同样具有多重身份,他们既是内容资源流通的 “把关人”,也是将内容资源转化产品的创作者。

  按照模式的构建思路,教育出版云主要包含了出版管理平台、教育服务平台、资源仓库以及版权控制服务器等功能模块。教育出版云的技术框架及功能模块见图2。

  (三) 教育出版云的主要功能模块

  教育出版云是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出版模式的核心,它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架构,深度整合了各类教育资源、出版资源和应用服务。基于教育出版云,教育出版企业建立出版管理平台,优化出版管理模式;建立教育服务平台,満足互动教学、个性化教学、智慧课堂等功能。此外,在教育出版云中,资源仓库的建立实现了各类资源的收集、存储和整合,是各类资源的集散中心。通过设置版权控制服务器来保护基于网络的内容版权。教育和出版在云” 中也不再各自为政,而是资源共享。在线教学交流平台和出版资源创作交流平台通过“云”实现了交互式传播,由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拓展至他们与创作者、设计者、编辑之间的交互,甚至是融合。总之,教育出版云作为整个模式的中枢和纽带实现了各平台资源的互联互通。

  1.出版管理平台

  该平台实质上是以云计算为技术支撑,基于出版与发行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它可以对教育出版社不同介质出版物的选题论证、出版合同管理、教学资源创作、编辑加工审核、产品设计、内容(产品)发布等环节实现信息化支持。其中“编辑加工审核”与“产品设计”需要反复修改再确认。

  该出版管理平台面向创作者和编辑使用,实现内容的创作、编纂、审校、管理和动态出版的全流程数字化出版生产。整个平台包括内容资源的创建、协同编校、发布等环节,支持从内容源头开始的基于内容对象的数字内容创作,生成多形态数字产品,实现内容一次制作多元产品发布服务。

  该出版管理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参考教育服务平台反馈的信息推出数字资源、电子教材和纸质教材等产品。数字资源、电子教材既储存于资源仓库中以便教育服务平台使用和销售,也供出版创作者、设计者和编辑应用于资源创作交流平台,推广产品的同时还有利于增强与一线教学者的交流。而纸质教材在教育服务平台进行推广销售的同时,仍可借助传统发行渠道销售。

  就该平台的功能来说,无论是教育服务平台上所产生的教学行为数据,还是出版管理平台自身所产生的出版数据,又或是教学交流平台与资源创作交流平台交互而产生的数据,都必须经过编辑加工和审核形成数字资源或数字内容产品后才能存储于资源仓库中,以便再供教育服务平台和出版平台使用。因此,该出版业务流程还肩负着“把关人”的职责。

  出版管理平台结构体系如图3。

  2.教育服务平台

  作为教育出版云中又一大功能体现,教育服务平台的搭建真正预示着教育出版由“卖书”到“卖服务”的成功转变。借助云计算的优势,在教育服务平台上打造在线实用学习平台--校园云课堂,为用户确定和提供一套完善的虚拟课堂应用解决方案,包括教学资源的提供和交互式教学平台的提供。校园云课堂的用户主要为教育机构、教师和学习者。教育服务平台结构示意图如图4。

  (1)针对教育机构,该平台提供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专有教学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比起单纯的 M00c,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教学。通过限定课程的准入条件和规模,为学习能力相当的学生定制课程,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力度更大的教学支持,这对教育机构的整体教育质量和效率都有促进作用。

  (2)针对教师,该平台不仅提供在线备课和授课应用,还实时反馈在线学习者的情况和分析结果,尤其是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偏好的分析,实时跟踪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情况,完成课程反馈,对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行为、学习记录智能跟踪分析,让教师全方位掌握学生学习各方面情况,实时洞察学习者。

  (3) 针对学习者,该平台的互动学习应用以及问答交流应用、在线测验与考试应用构成了学习、互动、答疑、测评四位一体的学习模式,运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根据后台的数据挖掘,提供学习进度安排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教育方式。

  教育服务平台上因资源更新和各方交互会产生庞大的数据,面对迅速增加的复杂数据,教育服务平台可利用云计算进行现代数据管理。用“云存储”方式,可以解决海量数据存储与运算的问题,此外分布式存储方式 能够持续收集大量数据且不会造成存储空间不足。而出版单位通过资源创作交流平台与教育服务平台之间的交互,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可以迅速挖掘出其中的数据价值,并通过出版方面专业的编辑加工和审核进行把关”,最后又存储在资源仓库,从而实现资源的补充与更新。

  3.资源仓库

  资源仓库是基于云计算的动态开放的信息集散中心。该模式下的资源仓库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即资源收集模块、资源储存模块和资源査询模块。

  (1) 资源收集模块

  资源收集模块负责数据、内容资源的收集。教育出版企业的数字资源包括: 该出版企业专门为某个专业领域开发的数字资源;出版企业已经出版的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数字资源;通过版权购买的数字资源。

  (2)资源储存模块

  借助云计算,资源储存模块具有海量存储功能,主要对已经编辑加工的数据、内容资源进行相关信息的记录、标引,然后分配、存储和备份,并对存储位置进行准确记录,以便准确査找。

  (3)资源査询模块

  针对不同类别的关键词快速査找用户所需要的资源,为教育服务和出版管理两大平台提供便捷的资源杏询和资源浏览服务。

  (4)版权控制服务器

  由于数字内容具有易于复制、传播成本低、作品副本可以保持很好质量等特点,无论是C/S模式的内容下载,还是P2P模式的内容交换,数字内容都存在被无限制复制的可能,这直接损害了作品创作者的版权利益。因此,设置版权控制服务器以防止出现应用数字内容资源时引发版权纠纷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该版权控制服务器的设置可以借助现有的版权管理技术,包括安全容器、版权标识和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4.互动交流平台

  传统教育出版的短板之一就是单向交流,出版社难以获取读者的反馈信息。教育出版云有多向互动交流平台,提供各个角色之间的即时交流,包括教学方之间的、出版方之间、创作方之间,以及出版方、教育方和创作者之间。通过交流可找到内容资源质量、技术服务质量的差距,通过改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各个角色之间通过交流可适时转换。比如教师与创一以相互角色转换。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出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出版模式(图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教育出版云的运转,需要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撑。由于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方案和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四、新模式给教育出版带来的变化预测

  教育出版云包含出版管理和教学服务两大功能平台,以及角色互动交流平台,这对传统教育出版会带来较大的变化。

  l.产品内容与呈现形式的不同

  传统教育出版以提供纸质的教材和教辅为主。新模式下的教育出版提供除纸质出版物外,以提供助教助学的数字化资源和提供数字化教学平台为主。产品内容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2.从产品为主到服务为主

  传统教育出版以产品(教材)为主,新模式下的教育出版以提供内容和服务为主。

  3.传播从单向到多向

  传统教育出版依靠作者创造内容,编辑编审内容,制作成产品后,销售给学习者,基本呈现一种单向的传播方式。新模式下的教育出版,作者、编辑、学生、教师可以相互交流,角色也可以相互交换。

  4.销售方式从线下经销到平台推广销售

  传统教育出版以新华书店、各地教材经销商的销售网络为主,同时也借助网络电商进行销售。新模式下的教育出版主要以出版社搭建的教育出版云平台为主进行营销。平台上集中了教材销售信息、教学资源销售信息以及各种服务信息。销售人员不用带着样书到处跑。

  5.出版单位人才结构的变化

  新模式下的教育出版,需要教育技术、软件开发、数字资源制作、网络推广等专业人才。编辑、营销人员也需要与时俱进,编辑需要具有处理多媒体内容策划等能力,营销需要具有利用互联网进行平台销售的能力。

  6.学校教学模式的变化

  学生从学校、老师提供的教材、课程进行学习转变为通过出版云、通过网络海量资源选择性进行学习,实现差别化教学。

  7.出版模式的变化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普及和提高,让教育出版针对个体客户进行个性化出版规划设计及出版物引导消费成为现实。

  8.获取用户信息难易程度的变化

  传统教育出版的难点之一就是获取用户信息。在新模式下的教育出版,作者、读者均通过云平台接入,出版社可以轻松获取用户基本信息、消费习惯以及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意见,获取用户的精准画像,从而实现内容推送,也易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迪中白数字传煤有限公司 重庆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朋义.内容与技术的融合是教育出版发展的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2013(9).
  [2]毕潜.基于云出版的出版和发行应对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2(11).
  [3]张博,庄子匀,陈敬良.云出版是解决数字出版面临问题的根本出路[J].出版发行研究,2012(2).
  [4]蔡鸿程.教育出版要走数字化创新之路[J].编辑之友,2010(4).
  [5]刘艳莉,孙雨耕,程鵬,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2).
  [6]彭绍明.云出版:数字出版发展的整体方案[J].出版发行研究,2012(2).
  [7]王勇安,贺宝動.论移动定制教育出版模式的建构[J].出版发行研究,2011(5).
  [8]郑豪杰.从产品到服务:教育出版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出版,2011(13).
  [9]赵旭辉,王芳,苑丰.论教育出版经营模式的创新[J].出版广角,2013(15).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2016.11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