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育人、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编写红色文化教材,历时近九个月,红色文化教材编写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8月7日,红色文化教材编写工作审稿会在南昌召开。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季、副主任汪明,研究员王烽、王建、王晓燕等出席并提出审稿意见,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讲话。红色文化教材专家编写组副组长、井冈山大学原校长张泰城教授,红色文化教材各分册牵头人,江西高校出版社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编辑人员共三十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邓文君主持。

会上,张泰城教授代表专家编写组汇报了红色文化系列教材整体统稿、改稿情况。红色文化教材涵盖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中专)、大学(含高职高专),将红色文化教育一以贯之,以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事件、红色文物、红色图片五大要素集中体现文化色彩,将整体教材做了梯度设计,努力做到用细节讲人物、用人物讲故事、用故事讲文化。各分册牵头人介绍了分册改稿、统稿、成稿情况和仍需解决的问题。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红色文化教材编写组的智慧付出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也从更好地凝练特色、贴近学生、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等宏观层面,以及板块设置、内在逻辑、版式设计、图片选用规范等微观层面,对红色文化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力求把红色文化教材做精、做实、做出成效。

陈子季主任充分肯定了教材的设计思路、知识内容和文化内涵。同时,他提出要从江西看全国的高度,充分挖掘江西红色文化特色,用红色文化滋养学生心灵,让红色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要以问题为导向,从学生是否从教材中有所收获出发,结合各年龄段的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要增强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语言生动活泼,满足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精神共鸣;要结合历史史料,寻找可能蕴含的红色基因,补充相关红色故事的史料,增强教材可读性和感染力。
汪明副主任指出,红色文化系列教材编写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注重教材逻辑的衔接,避免教材内容的重复,重视教材史料的精准,强化版式设计的一致。他还提出了两点关注:一是关注红色文化教材与一般教材的差异,力争做到使学生眼前一亮;二是关注教材进入课堂的方式,力争做到使学生联系实际。

汪立夏副厅长在讲话时说,首先感谢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位推动和悉心指导,感谢各位专家有高度、有力度的审稿意见,感谢专家编写组对教材编写设计的用心、静心和精心。他强调,教材编写要说事讲理、真心演绎红色精神,继续反复打磨、静心出精品;要把“主题是红色、内涵是文化、载体是教材、手段在故事、效果在学生”作为教材设计原则,准确把握教材编写内核;要继续把好政治关、内容关、打磨关和思想关,接受广大师生的检验,打造红色文化教材精品,培育江西红色文化品牌。
下午,与会专家进一步做了充分交流、互动和讨论,专家编写组成员认真研讨了领导和专家对红色文化教材提出的审稿意见和修改建议,并提出了各分册改稿工作计划和交稿时间。
来源:江西高校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