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学是以大量徽州文献(文书)、文化遗存为依据,以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而研究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徽州文化是徽州先民创造和积淀的一种厚重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和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光辉典范,徽学与徽州文化正在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实践领域。
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绵延时间最长、流播最广、影响最为深远和成就至为卓著的流派。桐城派肇始于明清之际,在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后淡出文坛,以其经世致用、清新雅洁的学风与文风,对中国近三百余年的政治、学术和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今仍在诸多方面参与着中华民族新精神的塑造。近年来,桐城派研究已经成为学界显学,海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这一学术领域耕耘,有大批高质量科研成果问世。
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汇编的《徽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教育部名栏<安徽大学学报>“徽学”专栏论文选》《桐城派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安徽大学学报>“桐城派研究”专栏十年文集 》近日由安徽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希望通过这两部作品的出版,集中展示近年来学界在徽学研究和桐城派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为弘扬优秀地域文化、推动学界研究取得新进展贡献力量。
《徽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教育部名栏<安徽大学学报>“徽学”专栏论文选》所收录的38篇论文选自2011—2015年《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所收录论文可分为徽州学术思想史、徽州经济史、徽州社会史、徽州宗族史四大专题。内容既涵盖徽学基础理论研究,又涉及徽学应用研究的具体领域,融理论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既注重徽学研究的历史传承性,又注重个案的代表性和特质。本书的出版,既有利于徽学自身的建设和深入发展,又契合当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主题。
《桐城派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安徽大学学报>“桐城派研究”专栏十年文集》收录《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桐城派研究”专栏的25篇文章。内容上按照桐城派研究的几个重要热点问题,分类编排。分为桐城派的诗学研究、桐城派的政治生态研究、桐城派基础理论与现代中国文化研究三大专题。本书既集中展示近十年来桐城派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又代表着国内桐城派研究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来源:安徽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