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主办、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9上海书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方案与中国贡献”主题论坛在友谊会堂举行。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文军教授表示,通过出版将扶贫攻坚的成果记录下来,以出版物的形式进行宣传,无疑是一种权威且具有代表性的方式。此外,文军教授还重点介绍了其担任编委和作者之一、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策划的《大国攻坚 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的重大意义和出版安排(本丛书预计2020年出版,包含4大系列23种图书)。展现了学者作为专业力量对脱贫攻坚的理论和实务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阳光学者储琰博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专项华东理工大学选派云南定点扶贫干部,通过两年的一线扶贫经历,亲历了寻甸县从脱贫到振兴的伟大历史纪实。储琰新作《马缨花下的扶贫记忆——从脱贫到振兴的红土地群像》在本次上海书展主题论坛首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该书由著名社会学家曹锦清教授、向德平教授联袂推荐,曹锦清教授作序。该书从一线扶贫干部的亲身经历出发,有血有肉、饱含深情,既是一线扶贫工作者的典范,也是千千万万一线扶贫工作者的缩影,以个体人物展现国家命运共同体助力脱贫的众志成城,以社会学者的视角进行的真实的田野调查,集合了脱贫攻坚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口述故事的方式进行写作,富含哲理又通俗易懂,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以一线扶贫干部为视角的地方扶贫记事。
寻甸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董玉国从寻甸的现状出发,介绍了寻甸县的历史和人文风貌,被称为“梦中伊甸园”,但地处“老少边穷”,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广、程度深,脱贫任务十分艰巨的现状。但在省市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下,在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普陀区等社会各界鼎力帮助下,寻甸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目标,统筹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全员参战,下沉一线,精准发力,持续攻坚,经过689天不分日夜的连续奋战,于2018年9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在昆明市各县区中率先出列。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