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郑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 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高校教材在线销售与数字出版平台项目”结项验收专家论证会在黄河饭店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逢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教授、国家出版基金规划办公室原副主任祁德树,人民出版社数字阅读部主任、中国理论网执行副主编刘江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助理、数字出版分社社长胡涛,地质出版社副社长唐京春,云南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西捷,长江出版集团数字中心主任胡明亮,人民交通出版社财务部主任缪之湘,郑州大学财务处高级会计师刘子义等作为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河南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副调研员耿俊燕到会指导,郑州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孙保营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郑州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骆玉安主持。
会上,项目代表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
接着,在专家组组长于逢春的主持下,与会专家分别听取了项目建设单位软件部署后的业务流程和各项功能汇报,资源数字加工成果及相关产品汇报,项目技术总结报告,用户使用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以及项目总结报告等。随后,专家组对项目相关人员进行了质询。
根据汇报情况和观看系统演示情况,并结合现场对各类文档资料和成果的核查,专家组进行了闭门磋商和研究,对项目的完成情况给出建议和结果。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平台架构设计合理、功能完备,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建设内容,符合项目验收要求;项目统筹管理得当,实施严谨,项目进展符合预期目标;项目文档齐备、内容规范;项目经费管理使用符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支出内容在申报范围内。验收专家组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同时,专家组对项目的进一步建设提出建议:一是应尽快完成项目资源建设工作并审核上线;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细化经费及资产管理;三是要结合实际用户体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拓展平台功能应用;四是要结合市场应用,加快向行业推广,实现“双效”。
郑州大学出版社社长孙保营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出版数字化、发行网络化已成为当今出版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出版传统纸质图书的基础上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成为高校出版社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契机。为此,郑州大学出版社精心谋划并获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资助项目“高校教材在线销售与数字出版平台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现有优秀教材资源和数字化资源,以及相关的教师资源,每年为高校数十万大学生提供优质在线阅读、知识服务、教学互动、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平台还以优秀教材联盟的方式引领各高校的在线教学资源向开放合作、资源共享、专业互动、优势互补方向推进,形成出版社、作者、学校、教师、学生的五维互动。但是,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出版社将会加大对该项目的支持力度,按照专家组的建议,进一步对该项目充实完善,力争尽快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目前,项目已初步建成“高校教材数字出版和教学资源中心”“高校教材出版和发行服务子平台”“高校教材深度教学交互子平台”和“高校教材协同编辑系统”。建成“高校教材供应与深度教学交互平台”一套,不仅满足学生线上线下教材需求,也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教材订购发放、教学互动、数字化学习和交流等服务。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结项,也标志着郑州大学出版社在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郑州大学出版社召开项目结项验收会议
 与会领导和专家合影留念
来源:郑州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