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典籍的翻译和传播不仅奠定了中医药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的基础,而且是国际中医界统一理论、方法和标准的重要依据,因而成为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理想而独特的坚实桥梁。
近日,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英译及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科研创新团队牵头翻译的“中医经典译丛”将由苏州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中医经典译丛”包含四部中医典籍,分别是《救荒本草》《食疗本草》《汤液本草》《本草崇原》,它们代表了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中草药发展和研究的历史成就。这些译著的出版不仅将填补国内中医本草类译著的空白,也为中医本草类典籍在海外的传播和临床应用奠定重要基础。参与翻译的团队成员均具有英语和中医双重学术背景,具有丰富的中医英语教学与翻译研究经验,多年来致力于中医典籍翻译及对外传播研究,出版相关专著、教材多部,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中医经典译丛”首部译著、被誉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救荒本草》日前已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救荒本草》是明代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所撰,成书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是15世纪中国古代植物学代表著作。书中载有可供食用的植物414种,其中源于旧本草者138种,新增植物276种,每种植物均配精美插图,文图对照。
《救荒本草》用简明的文字和细致的绘图,记录了我国明代中原地区可食用的植物资源,总结了植物资源的利用、加工、炮制等方面内容,对我国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救荒本草》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植物学,在世界植物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相继传播到日本、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因其救荒济世的实用价值和植物学研究成就,得到国外植物学家和科学史家的认可和赞赏。
主译简介
范延妮,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医学博士。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英语教育、中医英语翻译及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等研究工作,出版专著曾获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在《中华中医药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中医专业英语》等多部国家规划教材。承担或参与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中医英语语料库研究项目、国家外文局中医术语翻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中医英语水平考试建设项目等。
来源:苏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