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商报记者 王东 受访者:高燕定
日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连续推出了《人生设计在童年》和《人生设计线路图》两本书,这两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从事仪器研究工作的高燕定,他将自己称作“独立升学顾问”。在深圳读书月活动期间,他的这两本书登上了深圳书城排行榜前几名的位置,而此前这两本书已经在新东方学校受到了学员的一致追捧,该校在《人生设计线路图》一书出版之后立即购买了5000册——图书内容本身极强的原创性、作者和出版社联合进行的营销活动,可以说是这两本书畅销的“魔力”所在。 ■近年来,子女能够上哈佛的中国家庭越来越多,而作为德克萨斯A&M大学的仪器研究专家,您是如何想到去做升学顾问这样一个工作的? □5年前我的女儿进入哈佛,就是从那个时候,我的亲戚朋友首先了解到了我教育女儿的独特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我求教,之后国内也有人请我作报告,这是我接触留学、升学咨询工作的开始。 而在此之前,我就非常关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问题,不仅注意收集身边的案例,而且购买并阅读了大量该类图书,同时我也曾经做过美国一家中文学校的校长,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可以说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现在的我更愿意将自己称为“独立升学顾问”,因为这是我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一个兼差,虽然是兼差,但那是我的兴趣所在,也是我的激情所在——这是我为什么现在又写了这样两本书在国内出版的原因。 ■你对于中国、美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思考有什么不同于别人的地方? □关于中国和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都存在一些神话。比如就有中国的基础教育优于美国的神话。实际上,中国学生的考试能力是不错,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成绩是不错,可是这些就是所谓“基础”教育的成果吗?而如果不把语言能力算在内,“基础教育”又何谈基础?而且,虽然中国学生在很多国际数学竞赛上拿了奖,可是鲜有中国数学家获得费尔茨奖。相对应的,人们一说到美国的基础教育,就说美国的中小学善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可是如果把很多时间都拿来让学生去“动手”,这样的教育也很值得怀疑。 在中国,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大学毕业生缺乏职业技巧,而这是对于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虽然大多数美国家庭的家庭教育也都鼓励孩子自由发展,但是那些重视子女将来的家长还是会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视,而且美国联邦政府也希望孩子的职业规划能够及早开展。出于对上面这两个教育神话的反思,并且结合我跟我女儿的切身体验,我在自己的书中提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取得工作、生活上的成功,就需要一个从童年开始的“职业准备期”。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理想、需要规划的,孩子在真正进入社会之前需要有长期的职业准备期,通过有目标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技巧、职业基础知识,这样当他们开始工作的时候就会具备比别人更强的竞争力。这在中国和美国是同等重要的,实际上一个人从大学得到了一张文凭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那些抱定“先就业、再择业”观念的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的雇主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不夸张地说,老板雇佣这样的人越多,受到的损失就越大。而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有自己的职业方向,那么在他开始正式就业的时候,就可以具备很好的职业技巧和职业背景,也就更受老板的欢迎。 ■《人生设计在童年》是一本写自己子女教育的个案型图书,既然是个案,那么这个个案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作为中国家长教育子女的参考?这本书对那些只想或者只能让孩子在中国学习、发展的家长有用吗? □说到《人生设计在童年》,我想强调的是,并不是家长去给孩子设计人生,而是帮助孩子形成关于自己人生、职业的方向。我曾经工作过的一所大学,在4.5万学生当中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经达到过1000多人的规模。这些留学生所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将来职业的选择,而我的女儿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很自然就对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所以这本书中所讲的虽然主要是我女儿的成长,但是透过她的成长是可以反映出比较共性的问题。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人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我在深圳接受一家电台的采访,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就是一个很有职业方向感的人:他从小就希望从事与声音有关的工作,中学时就有意识地参加文艺演出,在考大学的时候虽然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但是他能够充分利用身边一切机会来提高自己,大学期间就去当地的电台实习,后来进入了该省的省广播电台并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主持人。后来他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向北京、上海、深圳的广播电台都投递了简历并同时取得三个城市的录用,最后他选择在深圳发展。这个主持人的职业道路就是我这两本书核心理念的很好证明。 ■什么样的读者最需要您的这两本书?希望读者能够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您的这两本新书? □我在写作这两本书的时候是按照这样一个标准进行的:那就是要写出让学生本人也喜欢看的书。而从读者的反馈来看,我这两本书的读者从16岁到60多岁的都有,而在之前进行的讲座,不仅有老师、家长、教育部门管理者参加,学生们参加的热情也相当高。 ■对于您两本图书的推广工作进行得如何?还有什么后续的推广工作? □留学咨询是我的激情所在,因此我这两本书也要从这个角度来开展推广工作。目前我同上海新东方学校有一个长期合作,被他们聘请为留学咨询顾问,每年要飞回中国举办两次讲座,在平时也接受越洋电话咨询。 在前一段时间为了配合深圳读书月,我在深圳做了几场巡回演讲,反响比较好,图书在深圳书城的教育类新书排行榜上排到前几名的位置。 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说,该书的原创性很强,出版社对书的畅销抱了很大的信心。首先通过电视、报纸媒体让更多的读者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比如中央电视台读书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新京报》等媒体都对书做了报道;同时还将部分图书内容发布到网上,寻求读者的反馈;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与我一起进行讲座式的宣传活动,(出版社、作者、媒体共同结合起来,形成了立体营销的推动力。 ■我觉得《人生设计线路图》其实还有很大拓展的空间,比如其中对于SAT考试满分获得者的访谈,就可以成为另外一本书的框架,还有很多关于考试的指导性意见,也都值得拓展。有没有继续推出系列图书的计划呢? □其实我在写作《人生设计线路图》的时候,曾经计划在书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线路图”,二是十几个案例。在后期的时候,我发现案例是可以独立成为一本书的,所以这将是我下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同时,我希望将《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改写,可以作为国内职业指导培训的教材使用。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