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聂震宁《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出版座谈会暨编辑素养研讨会”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业界人士就聂震宁《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的出版以及青年编辑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研讨。本次会议由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制片人、主持人李潘主持。
 会议现场

2019年7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正式推出了《给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栏目,邀请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撰稿。今年,聂震宁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合作,在此十二封信的基础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集结、设计并出版了《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一书。
在会上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表示,建设一支新时代出版事业的人才队伍,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表示,叶圣陶先生曾说“我是教人的,我不是教书的”,是很难得的一种情怀。我们出版业同样是出书育人,不仅是育读者、育一代代新人,也育我们自己。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冯云生认为,这十二篇文章每一篇都是立意高远又结合实际,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在致辞时表示《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 作为人教社“编辑素养丛书”的第一本书与各位见面,感到十分高兴。并代表人教社发出倡议,希望全国出版界能够共同做好青年编辑的培养工作,为我国出版业培养和补充高素质的青年编辑人才。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社长马国仓表示,这本书体现了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互动,给我们出版业的编辑特别是青年编辑提供了非常好的教材,是帮助编辑提高业务能力的案头“师父”。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矛盾是,新编辑力量大量涌入,而业务能力却严重不对接,这是一个很多社长经常谈到的事实困难。

研讨会上,柳斌杰、聂震宁、冯云生、马国仓、郝振省、刘建生、黄强为《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新书揭幕。

随后,柳斌杰、聂震宁向青年编辑们赠送了图书。
《百年潮》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原社长汪晓军,东方出版社社长张德军,韬奋基金会秘书长张增顺,中国音像和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咸大庆,语文出版社总编辑魏运华,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陈兴芜,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杜传贵,广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何骏,南京大学教授张志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刘东风等也做了交流发言。内蒙古文化出版社的青年编辑姜继飞、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青年编辑黄攀伟谈了各自的体会。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