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艺之城》 由来
2019年3月,东方精致品味消费平台东家APP的内容团队决定发起“手艺漫游计划”。这个计划是以手艺产业带的一线内容为核心,由专业团队深入到宜兴,景德镇,广东揭阳,平洲,福建武夷山等中国有名的手艺产业地进行采访。
团队成员基于东家的数据和行业的积累,采访了手生态艺圈里的匠人,从业者,观察者,并结合时代的动向,发起了一些如【翡翠主播】【武夷山人和茶的关系】这样的社会观察议题。
在对各大“手艺之城”进行探访的过程中,团队收获的不仅仅是手艺人的故事,更是写出了一份手艺城市的探索攻略,这份攻略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它更多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对中国手艺产生兴趣,关注中国匠人优秀的手工艺产品,关注我们中华古老又优秀的文化。
作者 初心
做这个项目的初心,是因为我们相信中国手艺是一个尚待挖掘的文化富矿,器物只是很小一部分的载体,它就像浩瀚的宇宙一样,有更多美妙的,未知的东西。
而之所以要实地去到一线走访,调研,是因为匠心不应该是被捧上天的虚无缥缈的精神,匠心应该是鲜活的,是有力量的,它仍然是被时代需要,而在东家,10000名匠人,有10000种匠心的理解。
如果我们要让更多人来喜欢、购买传统文化的商品,我们首先就要找到手艺和大众的那种共鸣。
而我们可以做的,是让手艺与他们生活产生联系。我们将深奥的传统文化输出为精神力量,将东方美学输出为生活场景。
这是整个手艺漫游计划的初心。
基于五年的产业带深耕的积累和电商业务的大数据支持,我们第一季的行程去了4个核心产业地:宜兴、景德镇、广东揭阳平洲、福建。
当然 ,我们更愿意把这些城市叫做手艺之城。
在大众的视野里,关注更多的是一线城市或者旅行城市,而手艺城市,是匠人云集的地方,这里匠心汇聚,我们在这些城市能看到中国没有间断的文化传承脉络,也能感受到新与旧的秩序在互相影响。
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跨越了大约5000公里,见到了和手艺相关的上百个采访者,他们有的是科研人员,有的是传承人,有的是行业主播,有的是新生代设计师,有的是转行离开的某个普通人,我们最终留下了上百个小时的录音,上千张图片,以及20万字的文字素材。
《手艺之城》
在这20万字的素材中,我们划出了三部分内容。每个城市,有10篇左右的真实人物故事来讲述手艺人的匠心和坚持;有1—2篇的产业观察,是我们结合社会当下的议题等共同去调研完成的;还有3篇左右的探店、旅行和美食攻略,这些是为未来想要来到这里的人准备的。
我们想要表现的,其实不是很深奥的文化,而是真的很生活,很有趣的手艺城市,我们想要将从东家视角能看到的,传递给大众。
一路下来,我们其实有很多采访的故事可以跟你们分享。
比如在宜兴,我们去采访徐门紫砂世家和紫砂女团。
他们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传承的路。徐门是五代传承,每一代的人都很好地完成手艺交接,家门同样也是师门。在中国其实这样的家族非常难得,因为经历了动荡的时代,而这种有序传承就很可贵。而紫砂女团中的每个女孩都是从不同的艺术高校毕业,在接受了很好的艺术教育后,老师推荐来到当地的手艺班进修,她们与师父的关系更像是老师和学生。
我们非常佩服女团的师父(吴奇敏 华健),他们打破“传男不传女或者只传给家族人”的壁垒,在采访的时候,华健说了一句话:“谁说手艺一定要传给自己的孩子?我们的下一辈,很多都没法和这些外来的学生相比,她们眼界广,学历高,有很好的审美,能够融会贯通。”
还有在福建见到的游玉琼和周志超。游玉琼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唯一的女性传承人,她同时是一位优秀的女企业家,她的梦想是希望能够做一家百年茶企,能做世界知名的茶叶品牌。
而在安溪的山头,我们看到了头发都花白的周志超,他其实没有那么老。他其实可以选择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因为他是最早一批在上海做铁观音生意的安溪人,可是他最后还是回到了儿时放牛的山头,因为他想要做符合欧盟最高标准的铁观音有机茶园。最后,他回到了农民的状态,和家人分居,长居山头,自己倒腾肥料,自己研究有机循环链,一过就是十多年。
他说这件事,他打算干一辈子。
其实他们呈现的,就是不同的匠心,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他们都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
这些故事,都很打动我们。
我们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是能引发共鸣,传递匠心精神的。
终于,第一阶段手艺漫游计划顺利落幕后。我们也期待和读者们,共同来看第一本专门讲述手艺城市的图书《手艺之城》。
中国还有很多的手艺城市值得关注,还有很多的故事值得挖掘。我们会步履不停,坚持去做。
12月5日(星期六)下午,浙江喜马拉雅携手文新街道阳光新书房,邀请东家APP产业观察记者、独立撰稿人、《手艺之城》作者之一小雅为大家分享《手艺之城》背后“真正浪漫的东方生活方式”。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