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慎余堂》入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选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慎余堂》入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选
2021-08-25 09:15:21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选名单正式公布,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李静睿的长篇历史小说《慎余堂》入选。

  青年作家李静睿是一位勤奋的创作者。从2013年开始,她以每年一两本书的速度,已经出版了《北方大道》《死于昨日世界》等8部作品,并于2017年获得第二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奖。

  李静睿的文字温柔细腻,却始终带着一种坚韧的力量。这让她收获了许多忠实读者。在2015到2019年间,李静睿一直埋头于创作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历史长篇小说《慎余堂》。

  跟她以往的作品不同,这部长篇小说脱胎于近代史,又加入了作者本人对于那已经失去的时代种种触及细枝末节的想象。这部长篇小说,是小说家李静睿对自己写作生涯的一个挑战。

  缘由

  李静睿最开始写《慎余堂》的时候,连它能不能顺利出版都不得而知。写这本书的时候她33岁,只希望在40岁之前给自己一个交代。

  她说:

  “我想写一个自贡盐商的故事已有多年,每年回家总要去各种旧址走走,历史和现实在这些地方有一种奇异的融合。

  当年盐商们出资修建的王爷庙,迄今仍是市民喝茶打牌之地,龙凤山在一旁,釜溪河则在另一旁,一百五十年就回旋于五块钱一碗的盖碗茶汤。

  有一年去凿于道光十五年的燊海井,熬盐车间白雾缭绕,两个工人一人搬了一把藤椅,坐在巨大铁锅旁刷手机。

  这些地方看得越多便越让我着迷:曾经兴盛的一切都衰落了,但依然有东西留了下来,融进这个城市的血肉,历史不是文字搭建而成的墓碑,历史是一条釜溪河,我们沿河而下,知道来路,便有可能看清去路。”

  李静睿去过很多城市,南京、广州、北京、东京、纽约……

  “最早的时候城市是进阶、升级的感觉,好像一个人不停往上走。到30岁开始全情写作的时候,这种进阶的感觉消失了。

  变成了一个作家在一个地点对另一个地点的观察,到现在我再回到家乡的时候,都没有小时候的感受了。

  写一百年以前的家乡,是因为自贡一百年前是非常兴盛的城市,我写它,可能跟曹雪芹写《红楼梦》、白先勇写《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的感受是一样的,类似'曾经姹紫嫣红开遍,现在都断井颓垣'这种感觉。”

  故事

  李静睿的家乡自贡在这个故事中化名为孜城,自贡为自流井和贡井的合称,井下出卤,卤可熬盐,自东汉以来,这里便是天车林立,遍地盐井。

  1853年,因太平军攻陷南京,两淮盐路中断,咸丰皇帝命户部发文“川粤盐斤入楚,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是为“川盐济楚”。

  “从那时起至清帝退位,自贡盐商一度由富庶变为巨富,现在再去看当年的盐商府邸,仍可感受旧日荣光,但那时谁能想到呢,这已是帝国和他们最后的夕阳。”

  《慎余堂》的故事从小皇帝退位开始说起。四川孜城盐商余立心掌管慎余堂已有十年。余立心只想于乱世之中保全祖业,革命也好,保皇也罢,他唯求置身事外。

  世事渐乱,余立心的总角之交、孜城袍哥陈俊山在军阀混战中突遭暗杀,余立心决定北上京城,以寻靠山,却不知自己将逐步陷入革命之后的政局泥潭。

  余立心的长子济之、次子达之、幺女令之则各有心事。

  济之自美国学医归来,冷眼看乱世家国;达之在东洋踯躅数年,只想把彼时之国摧毁再建;令之自小在父兄的庇护下长大,未婚夫林恩溥为孜城另一盐商大族长子,然而青梅竹马的恋人自从东京归来,却变得全然陌生,令之原本以为自己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成长

  原本打算以余立心、林恩溥作为小说的前后两大主角,后来,幺女令之慢慢走出,成为整部小说的主心骨。

  “一开始我是这么设计,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写到后面她慢慢站出来,她想要自己成长,自己燃烧,我无法忽视她的声音,故事最终结束于她的叙述,她走了一条和男人们完全不同的路,在我的想象中,唯有这条路带来希望。”

  在书中,男人在革命里面做梦,但“他们目力所及的每一条路,都只是死路而已”,女人自己醒过来,柔弱变成了骨气。李静睿谈到笔下的人物,说,“令之,我对她的爱是最深的”。

  在国族命运的旋涡中,李静睿赋予了令之一种“个人主义的胜利”,让她可以自由地选择去种一棵自己的树。

  “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我命中所种的那棵树是银杏。银杏长得很慢,却活得极长。我和令之都会死去,只望这个故事和这株银杏都能活下来,活到百年之后。”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