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西北大学出版社“精神译丛系列论坛:‘七十年代阿尔都塞’的发现及其意义”顺利开讲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西北大学出版社“精神译丛系列论坛:‘七十年代阿尔都塞’的发现及其意义”顺利开讲
2021-12-15 15:29:41  来源:西北大学出版社 
 

  日前,“精神译丛系列论坛第一场:‘七十年代阿尔都塞’的发现及其意义”于云端顺利开讲,精彩热烈的讨论持续三个小时,500多位听众在线参与。本场讲座由“精神译丛”主编陈越老师主持,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吴子枫老师主讲。

  主持人陈越
  “精神译丛”主编
  

  陈越老师首先解释了“七十年代阿尔都塞”这个主题的缘起。指出人们对阿尔都塞长期以来局限于“六十年代的阿尔都塞”,近年,八十年代的晚年阿尔都塞也引起了一些关注。相比起来,阿尔都塞的七十年代长期笼罩在一片模糊的光线里,不为人们所重视。但随着近些年阿尔都塞遗著的出版,彻底改变了“七十年代阿尔都塞”的黯淡模糊的形象。阿尔都塞在七十年代写下了一批重要的长篇文稿,对自己的思想作出了全面的发展和表述,过去仅仅呈现为几篇论文的主题,现在可以看到,他都以系统著作的形式加以深化和展开。他指出,七十年代是阿尔都塞真正的“理论成熟期”。

  主讲人吴子枫
  “阿尔都塞作品集”主要译者

  吴子枫老师从“七十年代阿尔都塞”这个概念出发,分别从七十年代阿尔都塞的发现、著作、线索、主题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他指出,《论再生产》一书可以看作七十年代阿尔都塞的前奏,因为它开启了阿尔都塞七十年代思索的两条线路:一条线路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另一条线路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阶级斗争。而七十年代的阿尔都塞也有着鲜明的研究特点,那就是以自我批评为基础,探索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危机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危机的办法;并且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他强调哲学是理论领域当中的阶级斗争。

  同时,七十年代的阿尔都塞还保持着对精神分析以及马基雅维利的深入研究,特别是从后者那里的收获,成为了阿尔都塞七十年代作品中一些主题的理论源泉。比如,他以马基雅维利思考君主国起源的方式,一改卢梭、霍布斯的契约论起源说,探讨国家的暴力起源问题;他借助马基雅维利的两个核心概念“virtù”(能力)和“fortuna”(幸运)思考了关于政治行动的理论;最后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危机的背景下,重新思考了社会主义过渡期的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环节。在以上所有这些基础上,阿尔都塞在这一时期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可能性、“历史科学”的对象及局限性、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共产主义战略,即社会主义过渡期的几大理论主题。

  最后,吴子枫老师高度肯定了七十年代阿尔都塞的意义:他是在不放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直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危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危机,作出艰巨理论思考与不懈政治干预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他走在列宁与毛泽东的路线上,对他们的理论与实践作出总结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开辟了从“左面”批判斯大林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的道路,并构成葛兰西理论和欧洲共产主义的批判性参照。

  “精神译丛”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致力于引进当代世界一流思想家的作品,尤其选择读者期盼已久的学术经典加以迻译。自2015年以来,已出版25种,编至第七辑共60余种,成为汉语学界高质量、有影响的大型学术思想文库,深受学界与读者的普遍好评。其中,中文版“阿尔都塞著作集”“当代斯宾诺莎研究系列”等多种选题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人文学科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视野,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来源:西北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