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推进高校工商管理类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2022年4月21—22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功举办“2022年全国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线上)。十位教指委委员和专家学者在会上做了主题讲座和经验分享,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0多所院校近300位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在开幕式上致辞,向教指委及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向与会的各位学者致以热烈欢迎,并具体介绍了人大出版社的出版理念、发展概况、对课程思政教材的研发,以及坚持中国视角、立足中国实践建设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材的情况。展望未来,李永强社长表示,人大社将积极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以更大的作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作了题为“课程思政与素养教育”的主题报告,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深入分析了工商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定位与路径,结合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实践分享了新时代以育人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永贵教授以“我看课程思政和市场营销课程思政”为题,由高等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开篇,系统介绍了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有关课程思政工作的部署与安排,并就大思政一体化体系和市场营销课程思政体系进行了分享。

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卢福财教授系统阐述了“关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涵盖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征、主要元素、必须具备的三项能力、评价体系等内容,同时介绍了江西财经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做法。

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雷涯邻教授以“工商管理类课程思政教学纵横体系构建”为题,深入分析了工商管理类课程思政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如何实现、难点如何解决等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三环相扣”“五位一体”的实施体系和保障体系。

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陶虎教授分享了“课程思政推动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与一流课程评价对标,以课程思政推动一流课程建设,并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介绍了一流课程建设路径,以及山东财经大学在课程思政推动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

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吉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卢相君教授基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运用”的主题,分享了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依据、元素体系、挖掘思路、教学方法的看法,并结合专业课程系统阐述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

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战略管理”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思/政’辨析”为题,由文件梳理入手,全面辨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的“思”与“政”及其侧重点,以及如何把握“八大统一”。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二级教授、首批“杰出学者”特聘教授王凤彬教授的讲座主题是“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她基于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深刻理解,从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思维培养三个角度,结合自己主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管理学》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讲述了授课教师如何积累个性化知识,在授业中传道,以传道助解惑。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决策模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陈福军教授系统分享了“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思政体会”,强调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突出向管理技能训练的过渡,并提炼出具有极强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意识的“管理心法”,以期弥补管理专业教材中方法论的缺乏,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

重庆理工大学创新驱动创业协同研究中心主任、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创业基础”负责人李巍教授以“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创业基础》课程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从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创新创业类课程思政的优势与着力点,创业基础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成效及未来方向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在新时代新商科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加强课程思政教材研发,加快课程思政教材建设,推动教材与课程同向同行,充分发挥教材的铸魂育人功能,为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商科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