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基雅维利有句名言,城邦高于灵魂。但这依然是灵魂的呼告,恰如义务的共通感建立在人们对痛苦的感受力之上。痛苦作为激情,是一种深邃的逻各斯,搅动想象力的生产性,为终有一死之人筑居。
作为“主权难民”的阿伦特,试图向我们展示城邦逻各斯的样貌,在“纷争”之中守护灵魂图式,这就是政治生活里的言说、行动——人人都是世界剧场的观众和演员。
阿伦特说,她们那一代人是大洪水的“偶然幸存者”。大洪水的事实真理保存在人们讲故事的习惯中:它不是以理性形式被论证出来的,而是在讲述之中,在回想之中,一次又一次地显现。
来思考,来言说,来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练习这一切。哪怕风暴来临,至少也能像人一样地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这或许就是作为大洪水幸存者阿伦特留给这个时代最珍贵的思想遗产。
8月26日(星期五)19:30,《阿伦特:政治的本原》作者张念、南京大学方蔚林教授和主持人陈平将与我们一起,在困难重重的生活世界,重新发现阿伦特的现实意义。
作为痛苦激情的政治生活 《阿伦特:政治的本原》新书分享会
活动时间
2022年8月26日(星期五) 19:30
活动地点 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 (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173号)
活动主办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先锋书店
活动嘉宾
 张念
生于1970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女性主义理论、政治哲学和文化理论领域的研究,著有《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从黑格尔到精神分析》《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女人的理想国》等,译有《性差异的伦理学》。
 方蔚林
南京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南京大学博士,Bar-IlanUniversity博士后,笔名舒也,希腊雅典大学哲学院访问教授,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国际美学学会(IAA)会员,国际桂冠诗人协会会员。
著有《美的批判》、《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圣经的文化阐释》等。
 陈平
电影与戏剧研究学者、策展人,毕业于法国高等影视视听学院(ESRA),现就职于南京艺术学院,研究与策展领域集中于独立电影和戏剧。
相关图书
 《阿伦特:政治的本原》 订购
阿伦特拥有广泛的读者,却又以晦涩难懂著称。她的政治立场是什么?她是古典主义者吗?她属于现代性批判这个训练有素的庞大阵营吗?她认同雅典与耶路撒冷之争吗?
这位奇异的思想家不仅扩展了作为概念的政治,更重要的是她的思想总是在“生活世界”之中,陪伴着生命感受力的真切与确凿。本书正是以这个显而易见的矛盾现象为出发点,试图在错综复杂的思想基座上,描画出阿伦特所强调的“政治感”的轮廓线。无论个人意愿如何,生命总是诞生于世界—政治之中。在这个诞生情境里,身体—行动—记忆成了故事的作者,而生命的荣耀与耻辱也总是来自政治……
来源:南京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