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专业学术出版中心——纺织服装研究出版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于东华大学出版社。中心坚持以“专业”和“学术”出版为核心,依托东华大学的优势学科和出版社的纺织、服装特色图书版块,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三都建设,积极服务行业发展和高校教学科研,持续聚焦专业出版领域和培养高素质编辑团队。中心现有编辑20余名,主要出版领域以大纺织为核心,涵盖纺织服装工程、纺织新材料、智能织造、生态纺织、纺织服装设计、流行趋势、纺织服装史、服饰文化、时尚艺术、民族服饰、非遗保护与传承等方向。中心始终关注前沿研究动态,深入挖掘专业出版资源,形成专业学术、高校教材、版权贸易、流行时尚和文化科普五大版块,并不断推进数字融合出版转型。
一、中心建设历程
1.初创阶段(2014-2015年)
2014年纺织服装研究出版中心获批,成为上海首批被授牌的专业学术出版中心。成立之初,东华大学出版社仅有五位编辑参与中心建设,运营模式、考核激励政策和发展规划均在逐步完善,主要工作只是围绕专业方向出版教材,年出版新书三四十种。
2.多模式探索阶段(2015-2018年)
经过前期工作,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逐步明确了选题领域和发展规划,确立了发展指导思想,在人员构成上也有更多的专业编辑加入队伍,包括纺织、服装、艺术编辑部的近10名编辑,年出版新书80余种。
中心还将重点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作为核心工作之一,共获得国家出版基金、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专项、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上海市科技专著基金等各类项目近50个。
同时,中心建设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展,中心开始注重品牌建设,不断加强对外宣传和作者资源的汇聚。自2015年起连续举办了5届国际纺织服装研究出版论坛,同年起还举办“全国服装专业教师暑期研学活动”,邀请专业名师演讲并与学员互动,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得到相关院校和老师的广泛认可。


此外,中心的《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还获得了市文创办基金的资助,为东华大学出版社后期开展融合出版打下了基础。
3.创新发展阶段(2019年至今)
2019年以来,东华大学出版社以专业学术出版中心建设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实施了工作室制试点和绩效考核方案调整,更加凸显专业分工和学术出版,进一步明确了中心的专业发展方向。人员方面,又增加了两个工作室,中心的专业编辑达到20名,年出版新书100余种。
中心还继续加强品牌建设,通过论坛、讲座等形式加强中心品牌效应。除继续举办“暑期论坛”外,还聚焦服装史论领域,与多家单位共同打造“华夏衣裳”品牌,成功举办了三届“华夏衣裳”系列学术论坛活动,举办“丝绸之路与丝绸艺术”论坛,并承办首届“丝绸之路艺术史——长三角青年论坛”,不断扩大中心的影响力、汇聚优质作者资源。

新媒体时代,中心也注重与时俱进。一是加强了新媒体营销渠道建设,专注垂直领域,向专业读者提供专业内容,增强读者粘度;二是在融合出版方面通过建设自有的“时尚智库信息服务平台”,以及与第三方合作开发融合出版产品,积极探索新媒体融合出版转型。

二、中心出版成果
1.学术专著
中心始终将专业学术专著的出版作为重中之重,并积极申报项目,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1项,包括《敦煌丝绸艺术全集》(十卷本)《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中国纺织通史》《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研究》《传世技艺:服装手工高级定制技艺研究》《苗族服饰结构研究》等。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2项(《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藏族服饰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1项(《静电纺纳米纤维与组织再生》)。此外还获得包括上海市图书奖、上海市文创办扶持资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等各类奖项、基金近百项。此外,还有4种选题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

2.专业教材
中心始终把服务高校教学研究、出版优质教材作为重要使命。近年来,有80种图书分获纺织服装专业部委级优秀教材一二三等奖,6种图书入选“十三五”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693种选题入选“十四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3.引进版权图书
中心与国外多家出版社保持紧密合作,持续引进优质专业图书。

三、未来规划
中心将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持续扩大品牌效应、创新推动外延拓展,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学术专著出版,深入挖掘国内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出版资源,出版一批反映纺织、服装领域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的图书。
2.加强教材出版,进一步围绕专业学科特色,在研究生、本科、高职和中职等四个层次上,打造经典教材书系。
3.继续与国外知名出版社合作,积极引进优质图书版权。
4.积极开展文化传承类图书出版与推广活动,继续举办“暑期论坛”“华夏衣裳”和“丝绸之路艺术史•长三角青年论坛”等系列活动,通过相关活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5.努力推动版权“走出去”,将优秀图书通过项目申报和版权合作推向国际。
6.积极推动新兴媒体融合出版转型,完善“时尚智库”内容,并与第三方开展合作,开发线上课程和各类专业数据库产品。
综上,中心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学术、特色出版道路,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围绕国家和上海市的发展战略,积极服务行业和高校,以把中心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纺织服装研究出版基地为目标,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来源:东华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