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信会计出版社社长 华春荣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我们出版工作提出了根本遵循、指明了目标方向、明晰了方法路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两为”、“双百”、“双创”, 作为有80多年历史的立信会计出版社将以更强担当、更大作为履行出版使命。
立信会计出版社于1941年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著名会计学家教育家潘序伦先生与现代出版家邹韬奋先生生活书店集资创办,是立信“三位一体”会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信会计出版社一直秉承先生的“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训导,致力于会计文化、会计知识、会计教育和学术著作的出版和传播,开创了财会专业特色出版品牌。
出版社拥有一支专业化、有着多年财经类图书出版经验的编辑队伍,出版财会类专业图书达7000余种。从基础会计到行业会计,从财经读物到智能财务前沿,一应俱全,为2000余所高校提供教材和教学资源服务。出版社近年来获国家和上海市重点规划图书30余项。包括《世界审计史》《中国财政制度史》等在内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立信财务管理系列》等教材连续数年荣登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潘序伦文集》《中国财政思想史》等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上海市图书奖。
建功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出版社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和经营方向,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生产经营责任制联动,管好守住出版领域的意识形态阵地。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目标导向,切实增强目标的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转变观念、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出版“双效益”高质量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赓续会计文化,传承先辈精神。会计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弘扬会计先辈精神,继承会计大师治学传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潘序伦诞辰13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通过探寻和研究潘序伦等老一辈大师的爱国情怀、学术思想、教育思想、职业素养,孜孜以求的本真、初心与使命担当。继而进一步系列挖掘我国悠远的会计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聚焦精品出版,服务国家战略。面向世界金融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抓住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以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示范区建设机遇,同时积极主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以及文化传播工作,助力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推出在智能财会、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方面能够代表国家学术水平的和社会大众的喜爱的高质量作品。
立足融合创新,深耕财会教育。不断巩固出版社原有特色和优势;与时俱进,在大数据、5G、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赋能财经,大数据与会计、审计、金融融合同时,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出版和教育,创新出版范式,转变服务模式,以“传统教材出版向教学资源服务”理念,逐步构建纸质教材+数字教材+网络课程+资源+实训/培训一体化的教育服务出版新体系。
作为跨越80多个年头的会计专业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其成长之路见证了中国会计发展的历史。立信会计出版社和中国会计发展一样,正经历着从快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生产制造型到知识服务型转变,我们继续以潘序伦、邹韬奋老一辈为榜样,不忘本社之初志,坚定信念,把握机遇、守正创新,担当起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做精、做特、做优、做强立信出版,在传承会计文化、服务会计科研实践、繁荣财经和会计教育上不懈努力。把立信会计出版社建成国内领先的财经出版机构。
来源:立信会计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