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大学出版社精品数字课程 - 精品数字课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数字课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精品数字课程
2023-03-09 14:32:10  来源: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北京大学新时代劳动理论
陈培永 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为了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相关通知精神,北京大学制定了“北京大学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试行)”。 劳动是一个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正是劳动创造了人,让人类脱颖而出。劳动会给我们带来收获和满足,也会让我们感到辛劳和沮丧。在新时代,劳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的劳动吗?如何诊断“反劳动”文化症候?如何才能实现劳动解放?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的11位中青年学者,邀您一起走进新时代北大劳动理论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等多学科视角读懂劳动,积极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劳动者。 “新时代的劳动理论”课程由16个课时构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等多学科视角回应关于新时代劳动的相关问题,讨论劳动教育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对于人的意义、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价值论在信息时代的新变化、劳动权益的宪法基础与法律保障、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的关系、新时代劳动精神塑造以及创新、创业与创投等话题,以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理论的深刻性、劳动实践的创造性,积极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劳动者,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课程试看:https://know.bookask.com/meeting-detail/digital-detail?id=173

 

俄罗斯文学史
任光宣 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俄罗斯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该课程介绍从基辅罗斯起至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过程。教师系统讲授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特征、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介绍作家、诗人和剧作家的创作道路并重点分析其代表作品。通过教师对俄罗斯文学史的介绍和讲述,使大学生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有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俄罗斯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课程分为“古代俄罗斯文学”、“18世纪俄罗斯文学”、“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20世纪俄罗斯文学”四大板块。基于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历史状况,以及遵照“厚今薄古”的原则,我们对“古代俄罗斯文学”、“18世纪俄罗斯文学”只做概述式的介绍和讲述,“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20世纪俄罗斯文学”是讲授的重点部分。对这两个世纪的俄罗斯文学首先做综述介绍,然后对每个世纪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列出专章。每一专章的内容基本上由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和“代表性作品”两部分构成。首先简要介绍作家的生平和文学创作道路,之后重点讲解分析他的一、两部代表作。俄罗斯侨民文学属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所以最后介绍几位重要的俄罗斯侨民作家。

  课程试看:https://know.bookask.com/meeting-detail/digital-detail?id=174

 

语言学纲要(网络增值版)
董秀芳(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系统讲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的结构规律、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语言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学习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供参考。 《语言学纲要》以组合关系、聚合关系这两个概念为纲组织相关的内容,教学中紧扣这两个概念,尽可能使语言现象的分析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能以此为视角去观察语言的结构。 董秀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担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IACL)理事。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胡绳青年学术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项目)、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项目)等奖项。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课程试看:https://know.bookask.com/meeting-detail/digital-detail?id=175

 

中国经济专题
林毅夫(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毅夫教授自1996年起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经济专题”课程,至今已20余年,总计修课人数达上万人。目前本课程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本科生和双学位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开放给全校本科生选修。诸多海内外兄弟院校也开设该课程,作为本科生必修或公共选修课。本课程不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而且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反思,基于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成败经验进行了自主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一般理论,并进一步拓展到对现代经济学的一场结构革命。目前该课程已成为我国自主理论创新的经济学经典课程。

  课程试看:https://know.bookask.com/meeting-detail/digital-detail?id=172

来源: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