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名家是好书的源泉。
在世界读书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世纪好书节”到来之际,4月21日上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邀请著名连环画家汪观清、徐有武、桑麟康,年轻画家倪春培及连环画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原连环画第二编辑室主任庞先健莅临出版社,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领导、编辑员工座谈,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回顾与前瞻”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侯培东代表社领导班子欢迎各位的到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主任康健介绍了目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在主题出版、原创作品开发、理论体系构建、连环画创新探索、收藏版连环画、大众阅读连环画等方面的出版情况。
92岁高龄的汪观清:“今天,我很高兴回娘家了。”汪观清,著名连环画家,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创作30余年,代表作有《红日》《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斯巴达克》《12把椅子》等。
“我认为,连环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迅速、最贴合大众、最成熟的艺术形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中国连环画创作、出版的领头羊,应该为中国连环画现阶段的探索性发展继续做出努力。”
“连环画艺术的核心,其根本不在基础技法,而在于艺术想象力。”连环画家真正厉害之处,也在于画家面对故事而展开的丰富想象。要想提升连环画的创作水准,就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开始。”
“连环画的艺术价值一直被低估,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该艺术形式欣赏能力的缺失。连环画应该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其根本方式在于提升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能力,对连环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汪观清现场发言
徐有武谦虚地称自己为“业余画家”。这位“业余画家”创作了以《清兵入塞》《激战黄龙府》《乾隆游江南》等为代表的一批经典作品,至今为大家念念不忘。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是我的母校。”徐有武表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进而有幸受到出版社许多画家的指导,如顾炳鑫、贺友直、汪观清、刘旦宅等。在跟随这些画家们学习之余,他记下了几十本的学习笔记。正是跟随他们,自己的创作才一步步走向成熟,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
 徐有武现场发言
庞先健自1978年起进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既是画家又是编辑,与连环画打了一辈子交道,代表作有《虹南作战史》《创业史》《枷打白秀英》等。对于如何开拓连环画市场,庞先健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今天,连环画的发展要更加贴近读者,熟悉读者需求,细分阅读人群;同时,还要积极进行新产品开发,在形式上更适应青年一代、少年一代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

桑麟康擅长中国人物画、连环画和故事插图的创作与研究,以创作人物画、市井风俗画见长。
桑麟康亲切地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是我的艺术课堂”。老一辈艺术家用卓越的艺术想象力、扎实的基本功、踏实的工作作风,创造了中国连环画发展的辉煌时代。他们的精神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也为我们当前的艺术教育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对照和参考。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桑麟康再次提到了提升艺术想象力确乃连环画人才培养之根本。
 桑麟康现场发言
青年画家倪春培也参与了座谈。
 倪春培现场发言
此次座谈会进行了近三个小时,钱笑呆、程十发、顾炳鑫、刘旦宅、颜梅华、韩和平、郑家声……一个个闪耀的名字被一次次提起。大家在回顾这个辉煌的时代,也在为连环画这一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寻找新的未来……

 座谈会现场
来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