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8月17日,在由上海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穿街走巷看上海——《老周望野眼》新书发布暨分享会”在上海展览中心第二活动区顺利举办。2020年上海市“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SMG五星体育首席编辑,与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汤惟杰一起带大家City walk,分享《老周望野眼:穿街走巷的城市史》成书背后的故事,共话上海的“魅力”和“活力”。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名单中,全国共有3项创新成果入选,“建筑可阅读——上海文旅融合创新实践”位列其中。荣誉的背后是不断推动“建筑可阅读”破圈的创新努力。
“‘建筑可阅读’,不仅是阅读一栋一栋的建筑,更是阅读我们的城市、我们城市的文化以及城市当中的人。”
在体育报道和评论工作之余,周力深入上海马路街区角角落落,关注上海城市更新变化,挖掘城市记忆,聚焦城市微观历史,街道、里弄、建筑、日常生活与风俗,以及作为个体有血有肉的人,均成为书写的对象。
将近三十年过去了,刚工作的小周,已经成为老周了。
2015年,老周开通了“老周望野眼”的公众号。
老周说:“我想把残存的上海记忆作为礼物献给自己,那种让人一辈子都带着莫大幸福的回忆”。
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一段段记忆,带有情感和温度的上海城市变迁和市民生活史呼之欲出。
看似轻盈的City walk背后,有多少默默的坚守与付出,又有多少努力在悄然进行!
《老周望野眼:穿街走巷的城市史》精选其有关海派城市考古、城市行走和建筑可阅读等主题的文章,并配以作者在行走中拍摄的现场照片以及历史照片,以图文方式展示上海的各类老建筑、特色街区、大街小巷的历史和人文风情,展现近二三十年来上海巨变中的历史瞬间。

在分享会上,周力感言:
我穿街走巷,尽力寻找上海曾经的印记。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尤其让我欣慰的,是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和我有一样的想法。他们也在这座城市穿梭,用影像、文字、画笔、音乐……用他们熟悉和擅长的手段留下这座城市的历史。我想人们终将知道,兴盛和衰败究竟是什么意思。
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是上海打造人文之城的未来愿景。
签售现场,读者非常热情,气氛热烈,这不仅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人对“城市漫步”所产生的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本身的魅力。
来源:上海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