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北师大版(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将于2024年秋季开始使用。为了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用好新教材,2024年5月9日至10日,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材编委会、北师大版(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了“北师大版(新世纪)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会”。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650位代表现场参会,多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5月9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幕。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光巨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韩平教授,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辑李艳辉编审等出席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数学分社社长胡宇主持开幕式。陈光巨教授、韩平教授、李艳辉编审、刘坚教授分别向大会致辞。

开幕式后,汤涛院士以《数学推动现代科技》为题作大会特邀报告。汤涛院士指出,数学家建立的理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数字通讯、医疗图像、人工智能、大规模计算等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各国数学家群体是这些奇迹的重要推手。汤涛院士强调,数学对于提升综合国力至关重要,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力源泉,能够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提供原创性思想和基础理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国民的数学素养,不断培育更多优秀的数学领域专门人才。

孙晓天教授从目标、内容和教学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课标中的标志性变化,并对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进行了具体解读。孙晓天教授指出,目标和内容的变化必须依托教学的变化达成;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既有挑战,也为教学改革和教师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

5月9日下午,刘坚教授以《落实核心素养,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题,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历年版本义教数学课标的发展脉络,阐明了核心素养的实质,并结合具体课节案例介绍了北师大版(新世纪)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以及教材编写组为落实核心素养所作的具体创新工作。刘坚教授表示,国家实力的提升与数学教育联系密切,数学教育工作者应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独特智慧。

教师教学用书副总编、杭州师范大学巩子坤教授结合具体单元和课节案例介绍了新版教师教学用书的编研过程,并阐述了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的原则:坚持素养导向,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实现“ 五位一体” 、坚守利教利学,实施基于证据的教师教学用书迭代升级。

5月9日晚,近600名参会教师分为60多个小组,以参与式主题研修的形式展开对一年级上册新教材的研读讨论。活动开始前,教师教学用书副总编、福建师范大学章勤琼教授从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三个方面对老师们进行了学术引领。随后,各小组分别针对幼小衔接、数与运算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三大研修主题展开激烈讨论,并以专题海报的形式分享了研修成果。

5月10日,研修小组代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各自的研修成果。教材编写组专家对代表们的发言作了精彩点评。

与会人员代表、教研员、编写组专家分享了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6位代表就新教材的亮点、新教材如何解决学生常见困难、新教材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等热点话题作主题发言。

福建省教研员罗鸣亮老师和深圳市教研员李一鸣老师从课堂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罗鸣亮老师认为,与现行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强调数学本位、儿童本位和素养本位。李一鸣老师从“情境+问题串”出发,指出了教师利用新教材组织教学时需要注意的若干关键事项。

教材分册主编张红老师对一年级下册新教材各单元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结合具体课节案例,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实施建议。

章勤琼教授介绍了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框架,并以北师大版(新世纪)小学数学新教材为例,讲解了如何利用这一框架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本次培训会是近期北师大出版集团组织的全国范围新教材系列培训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北师大特色的教材专业服务,在教材编研团队、教研系统、教材培训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以参研参训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带动各级教材培训走深走实,学习宣传贯彻新课标新教材的精神实质,确保教材使用顺利进行。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