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东华大学出版社“衣生万物,传统重构”主题展览、新书发布会及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回顾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东华大学出版社“衣生万物,传统重构”主题展览、新书发布会及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回顾
2024-05-22 11:01:21  来源:东华大学出版社 
 

展览开幕


开幕式现场

  2024年5月17日上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海澜中国传统服饰与色彩研究中心、东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衣生万物 传统重构——五色华彩马面裙”专题展览,在上海纺织博物馆一楼序厅举办开幕仪式,近百位嘉宾和媒体出席。


薛继凤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薛继凤在欢迎辞中谈到:本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致敬,更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展览不仅擦亮了东方国际的名片,更展现了我们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决心和实力。我们坚信,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刘淑慧

  东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淑慧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此次展览活动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作出的贡献,赞扬了东华大学出版社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国际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品牌之都建设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也希望出版社深入挖掘传统服饰文化内涵,提炼独特魅力;积极宣传推广传统服饰文化,拓宽传播渠道;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创新发展传统服饰文化。


强荧

  上海市文创办专职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二级研究员、创意产业协会会长强荧在致辞中表示:东华大学出版社此次推出新书《中国最美服饰丛书——五色华彩马面裙》能够做到以点带面,挖掘服饰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图书出版带动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并连接线上、线下的话题互动,是图书出版的一个优秀示范。博物馆要重视线上、线下的同步运营,以人为本,重视年轻群体的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


贾一亮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长贾一亮在介绍展览内容时表示:服饰文化主题的展览初阶体验,通常是让观众能够读懂形制、材质、技艺和纹样的种种美与不易,再往前一步,希望能够粗浅地让观众在服饰所承载的历史与当下中找到共鸣。此次展览是个美好的起点,期待“最美中国传统服饰”系列展教活动在未来可以不断蜕变出更多、更美好的可能。


展览开幕

  上海纺织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上海纺织博物馆理事、法人代表朱伟明,上海纺织博物馆馆长贾一亮,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贾玺增,东华大学期刊中心副主任马文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典藏部总账桂立新和海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齐,共同为展览开幕。

新书发布


新书发布

  随后的《中国最美服饰丛书——五色华彩马面裙》新书发布会由东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周德红主持。东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淑慧,东华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四级调研员张翼,东华大学出版社社长陈珂,上海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耀康,东华大学期刊中心主任王克斌,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贾玺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员高文静共同为新书揭幕。


包铭新

  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包铭新为展览和新书做了点评:中国古代的裙由多块裁好的衣片组合而成,有些地方需要拼缝,有的地方相叠而不用缝合,有些部位需要收褶或打裥,露在外面的部分会施加各种装饰,或提花或绣花或印染或加金。马面裙集以上特征于一身,是中国古代裙子长期发展的产物,称之为“中国最美服饰之一”实至名归。


贾玺增

  贾玺增向来宾介绍了新书《中国最美服饰丛书——五色华彩马面裙》的精彩内容和撰写过程,他表示:马面裙的衣身开合方式、裙门叠压、褶裥结构、图案装饰、文化内涵等要素综合形成了其的运动性、遮蔽性、装饰性和礼仪性共存的特色,是中国古人高度发达的独特制衣智慧与美学特色的体现。尽管社会发展、时代更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着装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马面裙穿越百年时光历久弥新,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


全体嘉宾合影

  之后,全体嘉宾合影留念,并至三楼专题馆参观展览。

学术研讨会

  2024年5月17日下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国家艺术基金、清华海澜中国传统服饰与色彩研究中心、东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衣生万物,传统重构——传统服饰、色彩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纺织博物馆三楼戏曲舞台成功举办。清华大学贾玺增、湖北美术学院肖世孟、上海纺织博物馆贾一亮担任学术策划,贾玺增担任学术主持。多位专家就中国传统服饰和色彩的“历史”“文化”“纹样”“设计”等方面开展学术交流。


肖世孟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传统色彩研究中心肖世孟教授发言的主题是“五行五色的配色合宜与禁忌”。他指出:万物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传统色彩中的“五色”也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色彩搭配是否合宜,就在于它的阴阳五行关系是否是一个相生的关系。色彩相克就是凶,色彩搭配上的禁忌,所体现的是色彩属性阴阳五行的相克关系,而色彩搭配的相生则传达出一种理想的配色状态。


何清俊

  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何清俊院长发言的主题是“从传统服饰到国潮顶流:马面裙'出圈'的底层逻辑和现实意义”。他表示:马面裙出圈的底层逻辑离不开日益增长的民族文化自信、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心理需求以及马面裙本身功能与审美兼顾的实用特性,马面裙从博物馆走向日常生活,不仅能够推动传统服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助力传统服装产业创新性发展、带动文旅消费,还可以成为社会文化塑型的载体与手段。


贾玺增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贾玺增发言的主题是“'衣生万物,传统重构——五色华彩马面裙专题展'策展文本构成与理论体系”。他基于此次展览的策展过程,讲述了展览背后的服饰文化与相关理论。展览选取“五行五色”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将展区分为赤、青、黄、白、黑五个正色单元,以及绿和多彩(月华裙)等间色单元。在展陈方式上,传统马面裙以平面展示为主,当代创新设计马面裙则以人台的立体展示为主,构成了传统与现代服饰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高文静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员高文静发言的主题是“裙裳曳华彩——传统马面裙实物览析”。她的发言涉及马面裙的形制、配色、纹样及装饰手法等方面,将马面裙的历史与发展、马面裙的突出特征以精炼的语言作了概括,呈现出马面裙的迷人魅力,传递出东方式美学的片羽鳞光。


张成义

  青岛大学张成义教授发言的主题是“大明衣冠——明代女子服饰考”。他先从明代的历史背景讲起,强调服饰研究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服饰的特点和演变过程。他还对明代女子的头饰与配饰进行了介绍,强调明代女子服饰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对明代女子服饰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进行了总结。


圆桌论坛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长贾一亮、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馆长张义、江西服装学院服饰博物馆馆长孙承飞、生活在左品牌创始人林栖、东华大学期刊中心副主任马文娟、东华大学出版社社长陈珂参加了之后的圆桌论坛,围绕传统服饰、色彩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探讨。


参会专家合影

  本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东华大学出版社牢记出版的初心和使命,发挥专业优势,统筹各方资源,将图书、展览、研讨会、人工智能和文创开发结合起来进行跨界融合出版的创新实践。出版社今后将继续精耕专业学术出版,立足学校在纺织服饰文化、非遗传承、服装艺术领域等方面的深厚底蕴,积极借助上海地方资源,在服饰文化领域不断推出优质作品,更好地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增强国家软实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东华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