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6个项目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6个项目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2024-08-06 10:48:26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月2日,2023—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公布,257个项目脱颖而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6个项目入选,其中《“慰安妇”制度研究》(英文)与江苏人民出版社联合申报。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设立于2010年,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的重要类别,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旨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进一步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迄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已有57个项目入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涉及1种期刊,33种图书的10个语种。

  “十四五”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传播中国学术声音,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为使命,在国际出版舞台上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持续贡献力量。在6月举办的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不仅联合德古意特博睿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为2020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冯契文集第三卷: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增订版)》英文版举办了新书首发仪式,还入选了“2024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2024中国英文图书品种海外读者评价榜TOP10”,输出海外的《数学家画传:吴文俊》英文版和《丰子恺家塾课:外公教我学诗词》繁体中文版在第二十三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中,也双双入选“输出版优秀图书100种”。

  展望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将继续深耕学术和教育出版“走出去”,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效能持续添砖加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入选项目


近代中国社会学(增订本)》 订购

  20世纪前半叶,是中国社会学从起步走向繁荣的第一个五十年。中国社会学领域里形成了一支阵容强大的学术队伍,严复、瞿秋白、梁漱溟、陈达、费孝通、雷洁琼等学术大家各领风骚,使社会学在中国稳稳扎住了根基,在世界社会学界形成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学派,也为社会学在1978年恢复后迅速走向新的繁荣奠立了深厚的学术基础。《近代中国社会学》集中阐述近代中国社会学各领域大家的主要代表著作及其学术成就,兼顾社会学各个方向的研究概况,并通过专题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近代中国社会学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各自特点。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订购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首先从考察王学的二重性入手,对它的内在结构及其在后学中的历史展开过程,作了深入的分析,从而揭示王学融合普遍之理与个体意识及其肯定本体(良知)与工夫(致良知)之统一这一极为重要的理论特质。其次,本书由对王学体系的内在矛盾的揭露,进而说明王门后学的分化,着重考察了志(意)知之辨的演进,李贽把王学引向异端,黄宗羲完成对王学的自我否定,并在“历史的余响”的标题下讨论了王学在中国哲学近代化中的双重作用等。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三版)》 订购

  中国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突然面临着一个陌生、紧迫又亟须回答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朝贡和“天下”体系的瓦解、华夏中心主义的崩溃、向民族国家的转型、世界地理和国际竞争格局的浮出水面,再加上内外部的民族主义的压力,如是种种,逼迫中国人做出种种政治-制度-文化的设计,于是林林总总的社会思潮奔涌而出,交错迭代、争持消涨,各股思潮不管其最终成败如何,内蕴的正确性程度如何,都从属于这一历史性的巨变,也构成了空前乃至绝后的文化景观。

  本书由高瑞泉教授主编,集合了国内各领域的专家,每位专家各执笔撰写一章,考察了上述历史-社会背景下,中国近代出现的种种具有持续性影响的思潮,如人道主义、进化论、科学与实证主义、文化激进主义、民族主义等等。


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 订购

  到20世纪以后,思想史上的“怎样说”日益受到关注,中国思想的内容与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之间同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中国学界对汉语思想“怎样说”的问题,也有越来越多的关注。《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揭示汉语思想表达的文体传统,从文体的角度说明,在中国历史上,“汉说”究竟意味着怎样的一整套丰富的表达方式。显然,重新认识汉语思想表达形式的独特内涵,对于今天国人的“思”与“言”意义重大。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 订购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系统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将它们置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进行考察,把握其发展脉络,揭示其内在联系。对教育制度的讲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考察相关方针政策、课程、教学、管理的经验得失;对教育思想的讲述重在分析代表性人物、学派、思潮及其在应对时代课题过程中的得失。本书以现代的观念去考察和展现过往的教育历史,以期为当今的读者思考和应对现实教育问题提供历史资料。


《“慰安妇”制度研究》 

  本书对“慰安妇”提出了更完整、更严密的定义,使用了许多新发现的史料,揭示了日军慰安所的真相,从加害者、受害者和第三方的角度来讨论日军“慰安妇”是否被强制,提出“慰安妇”制度是对女性的极大犯罪,并批驳日本右翼的谬论,呼吁正视和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本书深入发掘新史料,构建新的学术体系,提出新的学术观点,推动抗日战争研究一步发展,深刻指出了“慰安妇”问题既是历史问题又是现实问题,日本与亚洲各受害国家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战争遗留问题。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内容
  • 17家大学出版社84个项目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 (2024.08.06 15:09:55)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