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战国时代,有这样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客,他不仅是全能型的天才,也是哲学家中的理工男,还是热爱创造的发明家,更是诸子百家中的泥石流,他主张“兼爱”与“非攻”,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及军事家,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就是墨子。
11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知名哲学教授杨立华老师,将做客深圳图书馆,带领读者朋友领略颇具科学精神的《墨辩》,让大家认识不一样的先秦思想。
主题
《墨辩》中的物观
时间
11月17日(周日)14:30-16:30
地点
深圳图书馆中心馆五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
深圳图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讲嘉宾
 杨立华
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出版《思诚与见独之间——中国哲学论集》、《庄子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十五讲》《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宋明理学十五讲》等专著十余部,译著《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宋代思想史论》《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帝国的话语政治》等五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墨辩发微》 订购
据《淮南子·要略》之说,墨子原为儒门弟子,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墨子认为儒家所讲的理论都华而不实,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因此,墨家是先秦诸子中卓尔不群的门派,他们奇异的行事风格与作品,与儒家、道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墨子》是一部涵盖学科广泛、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典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墨辩》则是《墨子》一书中的辩学专论,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其中展现出中国古代第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与古希腊逻辑学、古印度因明学,并称为世界古文明三大逻辑体系。《墨辩》的独特性与其看待物质世界的方式息息相关。它以激进的“理性主义”态度,消解了礼序赋予物的价值属性,呈现出类似于几何学抽象意义的物观。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与现代科学精神相似,对“子学时代”的各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墨子的思想仍然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无论是其逻辑体系,还是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精神,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智慧。
参与方式
线下参与
活动地点:深圳图书馆中心馆五楼报告厅
1.参与活动无需预约,现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坐满为止
2.活动面向12岁以上读者开放
线上参与
活动将在读特客户端、深图视频号、深图微博、深图B站四个平台同步直播。
读特客户端

深图视频号

深图微博

深图B站

温馨提示:
1. 活动将进行全程摄录,读者到达现场即视同接受群像、特写等拍摄及传播;
2. 请遵守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勿大声喧哗,勿将食品、饮料带入活动场地。活动过程中,请将手机等发声装置置于静音状态,勿随意进出走动。未经授权,请勿使用闪光灯或专业摄影设备。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3. 活动中嘉宾观点不代表深圳图书馆立场,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图书馆所有。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