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日,由大中小学校一体化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重庆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召开的“新课标小学《英语》基地校建设校长工作会议”在虎溪大学城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围绕重大版小学《英语》基地校建设,通过主题发言、校际经验分享交流、与会代表共商共建交流,聚焦小学英语学科建设,探讨优秀教师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升,以基地校为中心发挥学科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郭金虎,重庆大学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处处长胡显芝,重大版小学英语主编、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彭静教授,重大版小学英语副主编、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学军副教授,分册主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周利君教授,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陈晓阳、副总编马宁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会议。重大版小学《英语》使用区县的小学英语教研员、基地校书记、校长、教研组长和一线老师,以及重大版小学《英语》核心编者等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主题发言环节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副总编马宁主持。

陈晓阳致欢迎辞。2025年是重大出版社建社40周年,作为出版社重点项目的小学《英语》教材从国家教育部立项到成为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已有20余年建设历程。20年来,我们栉风沐雨,同舟共济,得到了专家学者、教材编者、一线教研员及广大师生的支持和欢迎,陈晓阳代表出版社对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出版社将秉持教育出版的初心和使命,以务实求真的工作风格,打造好这套拥有重庆市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学《英语》课标教材,做好教师培训、教学教研、出版服务等工作,贯彻落实2025年《教育强国建设纲要》。

胡显芝祝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他介绍了重庆大学“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并指出基地校建设正是实现高校资源反哺基础教育的一个路径。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处将继续大力支持出版社,与新课标小学《英语》基地校一起,秉承“教研引领、资源共享、教育均衡”的原则,有组织地“多方共建、教学共促、人才共育”等领域开展合作,期待基地校能成为理念创新的“试验田”、经验输出的“辐射源”。

彭静作题为“新课标小学《英语》基地校建设”的主题发言。她从指导思想、建设规划、建设原则、建设程序、组织保障五个方面解读了基地校建设方案。基地校建设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为指导思想,在“十五五”期间,打造一批区域内英语特色赋能的引领校、示范校。

大足区龙水镇沙桥中心小学校正高级教师张红彬做题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的主题发言。她结合自己从一个代课教师成长为正高级教师的亲身经历,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沙坪坝区高滩岩小学李莉书记作题为“破茧 聚力 成蝶”的主题发言。她介绍了高滩岩小学英语教研组多维赋能的校本实践之路。学校以七彩文化筑基,打造凝聚力强的专业共同体;以专业成长赋能,构建国际化多元发展路径。



校际经验分享交流由重大版小学《英语》主编彭静主持。奉节县西部新区第一小学、巫山县平湖小学、江津区双福第三小学校、合川区久长街小学、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开州区汉丰第六小学、酉阳县民族小学校、涪陵城区实验小学校、秀山县第一民族小学、武隆区凤溪小学、江北区两江国际学校鱼嘴实验校、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校、长寿区晶山小学校等基地校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时间突破、未来展望、发展需求等情况。

与会代表共商共建交流由黄学军主持,代表们提出了以基地学校建设推动英语教育新提升的诸多有效路径,以期有效发挥学科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
 最后,郭金虎总结讲话。他指出,大中小一体化建设,要向下扎根,向上引领,以教材为载体,提升教师个人能力,基地校要以点带面,形成燎原之势,打造重庆市小学《英语》教育的新名片。
本次会议,参会代表们围绕基地校建设展开深度交流讨论,希望以基地校建设为契机,搭建共商共建平台,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促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新发展。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