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
为推动社会调查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深化其在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帮助高校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更好地开展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助力高校教师或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优质论文撰写和科研课题申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与成都理工大学联合邀请国内社会调查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参加2025年7月30日至8月3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五届社会调查方法暑期论坛暨社会调查方法教学与科研应用研讨会”。
本届论坛将继续秉持“聚焦方法、服务教学、促进科研、推动应用”的宗旨,围绕社会调查方法的核心理论、教学挑战、科研实践及跨学科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既有关于社会调查方法关键知识的重点讲授,又有关于如何上好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经验交流;还特别增加了如何申报各级社科基金课题的技巧点拨,以及如何撰写和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专业指导。全方位、多角度的安排,一定会让参加本次论坛的老师收获满满!
参会对象
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专业教师,尤其是从事社会调查方法教学与科研的教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科学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单位中有社会调查研究兴趣和需求的工作人员。
论坛安排
时间
7月30日报到,7月31日至8月2日进行专题分享与研讨,8月3日离会。
地址
呈祥东馆酒店龙潭店(成都市成华区华彩路99号)
主题

报名详情
1.报名方式

微信扫码,提交参会回执
2.会议收费
(1)会务费1980元/人。参会代表的餐饮、住宿和交通,费用自理。
(2)会务组可代订会场所在酒店,标间和单间协议价均为398元/天(含双早)。参会代表也可根据需求自订会场附近酒店。
(3)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收取会务费,并开具“会议费”电子发票。
(4)会议资料为《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六版)》,附有详尽教学课件。论坛结束后,统一颁发结业证书。
3.交费方式
(1)公对公转账,请在附言栏注明“方法论坛 + 学校名称 + 姓名”。
开户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开户银行:工行武汉市喻家山支行
开户账号:3202006809000007089
(2)二维码支付,请在备注栏注明“方法论坛 + 学校名称 + 姓名”。

(3)现场POS机刷卡交费,可刷公务卡。
4.会务联络
联系人:张馨芳 13971063581
许传新 13980403598
论坛QQ群:642997605
专家介绍
 风笑天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独生子女问题等。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等。曾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务院三峡移民局重点项目等多项。出版《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6版)、《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社会研究:设计与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社会研究:科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著作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赵延东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技术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企业社会责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社会学、风险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等。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大型研究课题,负责组织多项全国性大规模社会调查研究。在Nature、《社会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曾荣获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新锐作者奖”等奖项。
 方长春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就业质量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业问题专家、教育部学生司就业政策专家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劳动就业、社会治理,以及教育、住房、养老等民生议题。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2项,主持政府部门委托的决策咨询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和编著3本,在《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许传新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兼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奖社会学评审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社会学、青年社会学、人口流动问题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政府部门委托的决策咨询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留守妇女婚姻质量研究》获得第四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戴利朝
江西师范大学期刊社总编、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曾为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访问学者(2014—2015)、江西省社科联《苏区研究》编辑部副主编(2016—2018)。长期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致力于传播学、中共党史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主持完成两项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和多个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有6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摘转复印。
 张再云
江汉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社会政策及社会工作评估,主要讲授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工作概论、小组工作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参编书籍6本,出版学术专著《主动选择还是被动调适:资源视角下的城市机构养老研究》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武汉市社科基金等项目各1项。曾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江汉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江汉大学先进女教职工等荣誉。
 王晓焘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社会学与社会保障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研究方法、家庭社会学,长期为社会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课程。主持与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社会》《青年研究》等CSSCI期刊及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等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