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教材建设研讨会暨教材建设分会第34次年会在温州召开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教材建设研讨会暨教材建设分会第34次年会在温州召开
2025-06-25 13:41:58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6月20日,由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建设分会主办,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出版社承办的“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教材建设研讨会暨教材建设分会第34次年会”在温州大学召开。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长瞿佳,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施建祥,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建设分会理事长、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江全元,温州大学副校长王尧骏,浙江省教育厅教材管理处三级调研员陈熙熙、二级主任科员毛寒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王志梅等出席大会。来自省内外的十余位教材工作专家作主题报告,近一百所高校的教师代表参加会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分会秘书长韩魏主持了大会开幕式。

  王尧骏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他指出,本次会议以“AI赋能,教材先行”为主题,是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实践。教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数字化提供了新机遇。温州大学始终注重教材建设与创新,并取得一定成绩。他呼吁,浙江省高校及相关各方应加强合作,携手推动人工智能与教材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人才、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

  瞿佳在致辞中强调,教材是教育事业的核心载体,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他对浙江省教材建设工作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加强AI投入,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全面融入教材编写、出版、使用、评价全过程,推动教育创新;第二,坚持质量为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精心策划修订教学内容,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第三,着力于特色发展,紧密结合浙江地方特色和高校学科优势,打造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高校教材。

  毛寒冰主持了“浙江省高校教材管理服务平台”发布仪式。平台是在浙江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浙江省教材研究中心与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建设分会共同开发的,支持高校教材项目申报、评审、使用监测动态追踪,推动高校教材“立项-编写-审核-选用-监测反馈-项目评审”闭环管理,将成为全省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线上枢纽。瞿佳、陈熙熙、王尧骏、韩魏、郑汉阳、张枝军参与了发布仪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教学委员会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战德臣教授,以“新时代数智课程与数智教材建设的新模式新探索”为题作大会报告。他提出课程建设先行、内容精炼聚焦、融合计算思维与AI思维、构建领域知识库与语料库等课程建设理念,并结合“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课程教材案例阐释了数智课程与数智教材建设的新模式新探索。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孙凌云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教材建设和应用研究”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展开,从大模型的基础原理讲到人工智能在编写教材、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全面深入地阐释了人工智能在教材建设中的核心理念与关键。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李程教授,以“从数字到智能——教材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为题,结合自己教材编写的经验,就应用类大学的设计类专业的数字教材建设进行了深入讲解,提出数字教材建设要回归为课程的载体,以教授学生为目的。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倪淑萍以“新形态智能化教材建设及应用示范”为题,讨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智能化教材的应用。她分享了新形态智能化教材的建设及应用示范,并强调了智能化教材的分层规划建设、校企共建、动态更新等特点。

  温州大学教务处处长何林李,以“温州大学教材监测工作经验分享”为题,分享了温州大学以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为指引,探索技术驱动和人机协同的教育检测模式的经验与教材建设工作成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教材使用管理的闭环监测反馈优化机制。

  大会针对本科和高职教材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分组讨论,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伍蓓、温州理工学院教务处处长连新泽、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鲍小忠,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田启明、义务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蒋鹏、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侯晓华,分别在本科组和高职组内作交流报告。

  计伟荣教授和倪淑萍教授分别主持分组讨论并代表分组汇报讨论情况。

  分组讨论结束后进入会议总结及工作部署阶段,该阶段议程由教材建设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经理黄娟琴主持。

  江全元以“浙江大学教材体系构建与育人实践”为题,分享了浙江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工作的经验,并向大会通报教材建设学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部署情况。

  会议最后,施建祥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教材是回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要载体。智能化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的区别体现在:内容上,知识更新更及时,更加体现跨学科的融合;形式上,数字化程度更高,功能的呈现更加丰富。他认为,教材的功能至少有两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转变;二是从大众化的学习工具向支持个性化学习、良性学习的工具转变。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浙江省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通过专家学者的深入研讨和经验分享,会议明确了人工智能赋能教材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未来教材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