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娜·阿伦特的三次逃离》已全面上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邀请到这本书的译者刘楠楠博士、知名阿伦特研究学者王寅丽教授和知名图书博主编辑渡边一起,于7月5日下午共聚上海戏剧学院艺术书店,分享新书,共话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的三次逃离》(订购)
《汉娜·阿伦特的三次逃离》是美国著名漫画家肯·克里姆斯坦的图像小说代表作,获奖无数,也是首部图像小说形式的阿伦特传记。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1906—1975)是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她的思想历经多番重生、停滞、转向、钝化、偏折、加速与阐发,至今仍生机勃勃。她倡导公共生活,并认为所谓个体性只有在公共生活中才能实现。
在阿伦特的意义上,我们聚在一起参加新书分享会,讨论、思考、辨识自身,就是一种“公共生活”。我们诚邀各位书友走进这场新书分享会,一同在这部阿伦特图像传记的逃亡叙事与哲学思辨中,认识这位生动、勇敢、坚韧的女性。
活动主题:逃亡者阿伦特——《汉娜·阿伦特的三次逃离》新书分享会
时间:2025年7月5日(周六)14:30-16:30
地点:上海静安区华山路620号上戏艺术书店
嘉宾简介

刘楠楠,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耳曼文学系和艺术系。德国美因茨大学翻译学博士。译著有《友谊的辩证法:阿多诺、本雅明通信集1928—1940》《哈耶克的维特根斯坦传:文本及其历史》《维特根斯坦私人笔记1914—1916》等。

王寅丽,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常任教授,出版专著《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2008)《汉娜•阿伦特:爱、思考和行动》(2021)《世俗时代的政治哲学:一项共和主义的研究》(2023),翻译了阿伦特著作《人的境况》(2009、2021)《过去与未来之间》(2011)《爱与圣奥古斯丁》(2019)。

渡边,文学图书编辑,读书博主,2023年“十大年度推书人”,B站与小红书平台粉丝超20万,账号"编辑渡边"深耕图书推荐与读书会运营。
对谈内容聚焦
从书斋到行动:三次逃离经历所塑造的阿伦特的思想特质和人格魅力
女性崛起的思想力量:阿伦特在男性精英群体统治的哲学圈和政治思想圈所获得的话语权,部分得益于她作为女性的不同感受力和视角
“我想让她的思想在普通读者中产生共鸣”:图像媒介的叙事潜能,克里姆斯坦图像小说在呈现人物和思想上所具有的优势
延伸话题:“平庸之恶”在数字时代的解读空间;图像小说的语言和翻译……
参与方式
线下参与请扫描报名

线上参与请扫描预约直播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