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游滨:数智时代出版品牌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 新时代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新时代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游滨:数智时代出版品牌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时代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游滨(重庆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2025-07-08 14:34:48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重庆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游滨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是重庆大学出版社游滨。首先,热烈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70周年。我认真聆听了李永强理事长及各位同仁的精彩发言,收获颇丰,深感启迪,大学版协就像我们的家一样,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行。受陈晓阳社长委托,给大家汇报一下重庆大学出版社建社40年以来,我们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当前,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至2035年,我国将致力于建成出版强国,而今距离这一目标达成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在这关键十年间,如何切实做好大学出版社各项工作,有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是我们亟待思考与践行的重大课题。

  重庆大学自1929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历经90余载风雨,这一宗旨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当下,重庆大学正聚焦“双一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目标,作为依托母体发展的大学出版社,力求与重庆大学同频共振。目前,与国际一流出版集团相比,重庆大学出版社在规模、竞争力与影响力等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在数字出版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出版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筑牢主阵地,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实力强劲的出版人才队伍。

  在数字化时代,出版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迭代、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在此形势下,如何依托技术赋能与品牌塑造,充分发挥出版社内容与版权的核心优势,通过多元产品开发、全媒体运营模式创新,提升出版品质与传播效能,进而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命题。

  重庆大学出版社始终坚守专业化、品牌化、融合化三大发展理念,在教育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持续深耕,各板块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重庆大学出版社始终将品牌化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如何系统构建具有影响力的出版品牌,我认为要重视以下六大方面:一是出版的质量,二是出版的创新,三是出版的规范,四是出版的管理,五是出版的传播,六是出版的服务。从这六大方面提升品牌的认可度、知名度、信任度、竞争度、美誉度、忠诚度,只有立足自身的资源,形成特色、发挥优势、错位竞争、合作共赢,才能铸造出良好的品牌。

  在教育出版方面,重庆大学出版社成果斐然,大中专教材占比约70%,常销教材品种约5000种,国规教材近300种,入选“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规教材124种,全面推进数字教材建设,自主开发的“课书房•数字教材平台”正式上线,教材出版能力、质量、规模不断提升。

  在学术出版方面,重庆大学出版社积极申报各种出版基金项目,推动高水平学术专著“走出去”。“万卷方法”丛书经过20年建设,总品种已超210种;5种图书入选知网高被引图书TOP1%(2019—2023)榜单,彰显了重庆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底蕴与实力。

  在大众出版方面,重庆大学出版社始终坚守品牌化战略,精心打造“好奇心”“里程碑”“鹿鸣心理”“万花筒”“微百科”等大众图书品牌,这些品牌的影响力持续上升,多次获评全国和省市优秀科普图书,以《炎症》一书为例,自去年11月上市以来,销量已近9万册;“里程碑”书系亦表现亮眼,如《人工智能之书》,作为该系列代表作品,在市场上具有广泛影响力。

  下面我想分享重庆大学出版社的一些具体做法。

  第一,聚焦核心主题与战略主线。围绕重庆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一重大定位,积极谋划文化领域配套建设,拟筹建“陆海书局”、“陆海书院”,并着力打造“陆海书系”。自去年起,重庆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的《物的流动与全球史丛书》作为“陆海书系”重点项目,成功获得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并赢得市委宣传部高度肯定,计划在今年7月份图书博览会上举办新书发布会。

  第二,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版权输出。重庆大学出版社入选了2023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2023年丝路书香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等项目;陈晓阳社长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今年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组织下,重庆大学出版社将赴墨西哥参加国际书展,并在巴西圣保罗举办“陆海讲读堂”品牌宣讲活动,全力推动《物的流动与全球史丛书》等优质出版物走向国际市场,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

  第三,汇聚优秀作者,推出精品佳作。精品图书项目主要邀约国内科普领域权威专家撰稿,以《大地的故事:图解中国地理》为例,该书由著名地质学家、科普大家刘兴诗教授指导,充分彰显了重庆大学出版社在科普出版领域坚持“名家名作、精品至上”的核心理念。《大地的故事:图解中国地理》入选2023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全国第三期“新发现·科普书单”、 “典赞·2024 科普重庆”年度科普作品。

  第四,组织品牌活动,传播优秀成果。重庆大学出版社积极推动出版工作深度融入学校核心工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师生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高水平成果,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去年重庆大学出版社精心打造了“科学读书会”“饶家院阅读沙龙”两大品牌活动,“科学读书会”与科技协会联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分享了题为《能源结构现状与镁基储氢材料发展前景》《中国天文观测设备(仪器)的发展和创新》《岩土文物微生物矿化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报告;“饶家院阅读沙龙”以阅读为纽带,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建设书香校园。

  第五,承办重要会议。去年重庆大学出版社承办了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交流会暨科普作家进校园活动(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汇聚国内顶尖科普作家资源,营造浓厚的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和众多媒体报道。

  第六,延伸出版内容,拓展服务领域。联合重庆市南渝中学、沙区森林实验小学等,以“如何发掘一本书”为主题举办课外实践活动,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下游,拓展服务领域。

  第七,开展AI探索,加强平台建设。重庆大学出版社投入建设了服务学校的融合出版平台,一个是“课书房”新形态教材支撑平台,另一个是“特殊儿童培智教育资源库及教学服务云平台”,这两个平台的建设都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重庆大出版社还利用新技术提升出版效率,从文生文、文生图、文本语音互转、多语言翻译、校对润色方面开展AI探索。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重庆大出版社“迪帕特教”融合出版产品。这本书从2015年开始出版,现在已经出版了200多个品种,每年都有30多个新增品种,覆盖到全国1732个用户,包括特殊学校、普通学校、康复机构等,从一本书发展到一个平台,从传统出版转型升级为融合出版产品,这个项目也得到2017年国家文化产业基金的重大专项支持。

  我们在制作动画视频、丰富载体形式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根据《碳中和全民科普指南》内容制作了15集动画短视频,每集约2分钟,类似的短视频做了很多,传播效率也比较高。

  构建媒体矩阵,扩大传播范围,重庆大学出版社自建的网站有4个,微信公众号10多个,包括在小红书、喜马拉雅、微信、抖音、微博、小程序、APP等,充分利用新技术传播平台,全方位地推广宣传重庆大学出版社的产品。

  最后,重庆大学出版社在构建出版新业态,打造阅读新场景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通过技术赋能、模式创新、生态重构,从内容资源、渠道构建、选题策划、编辑加工、产品发布、市场营销等环节入手,实现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数据化运营、智能化服务。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2025年3月21日颁布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促进全民阅读,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未来已来,时不我待;勤耕不辍,精业笃行;守正创新,开拓进取;让我们汇众智聚众力,为出版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