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31日—8月1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东南大学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协办的“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专题培训活动(第七期)——AI赋能职教行”在浙江舟山顺利举办。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质量处四级调研员李宇辉、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中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伟江、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钧铭、浙江省教育厅领导、舟山市政府领导、东南大学出版社相关人员以及来自全国的300余位职教专家、院校代表、企业嘉宾齐聚东海之滨,共商AI驱动职业教育变革之路,共绘AI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的新蓝图。
教育部职成司教学与质量处调研员李宇辉在致辞中强调,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需加快“人工智能+专业”升级,推动课程、教材、评价体系智能化重构。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钧铭深度解读了《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引》标准,为职业院校人工智能应用指明方向,并指出建设职教专用大模型,要严控AI伦理安全。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贾清水围绕“AI 助力新专业教学标准落地和课堂教学评价”展开分享,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程庆梅做“AI助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报告,分享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提升路径。

在应用分享环节,东南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与信息中心丁伟分享了“至善智学”数字教材平台在赋能数字教材建设、助力教学提质增效方面的实践经验,重点展示了平台的四大核心功能模块:
创编中心——提供智能化教材编撰工具,支持多格式导入、AI辅助创作、团队协作编创等功能,大幅提升教材开发效率。
教学中心——实现“教材—课堂—评估”闭环管理,支持班级管理、课程创建、教学活动、智能互动、学情分析等,助力精准教学。
阅读中心——优化多终端学习体验,支持个性化阅读、知识点导航及跨设备同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运营中心——提供资源管理、权限控制及数据分析功能,助力高校构建专属数字资源库。
平台可本地化部署至各高等院校,通过聚合多社资源,实现“轻量化集成,深度化应用”,并通过“一次登录,全平台访问”,大幅提升师生使用便捷性。此外,平台创新采用“校本试用—优化出版”双路径模式,教师可先将编创的数字教材上传平台用于教学实践,经检验优化后再提交出版社审核编校、申领ISBN等完成出版全流程服务。

会上,东南大学出版社呼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数字教材建设,共同探索“AI+教育”创新应用,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会议凸显了产教融合与区域特色,多位专家学者、院校领导和企业嘉宾围绕AI赋能职业教育发展、专业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评价、数字教材开发应用、产教融合实践等主题展开深度交流与研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陈永处长提出构建“‘AI+海事’教育生态”,推动航海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浙江国际海运职院汪益兵院长展示“VR+AI船舶操控实训系统”,实现高风险场景的零成本演练;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楼建列院长分享了产教融合驱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协同的浙江方案,呈现出校企协同驱动、数据资源贯通、技术场景融合的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专题培训活动(第七期)——AI赋能职教行” 的成功举办,为职业教育领域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优质平台,也为推动AI技术在职教体系中深入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未来东南大学出版社将继续深耕职业教育出版领域,进一步深化与各职业院校的合作,通过研究开发AI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打造专业AI教材,助力职教资源从“知识载体”向“智慧学习体”进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南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