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3日至16日,“十五五”研学专业发展新路径研讨会暨第二期全国高校研学旅行类核心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旅游分社、华予教育科技集团承办,海南省研学旅游协会、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科普研学专委会、广西旅游协会研学旅游分会、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北京中凯国际研学旅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协办。
会议得到世界研学旅游组织的鼎力支持,吸引了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70余位研学领域学者专家、骨干教师及领军企业代表参会。与会专家与教师聚焦研学教育“十五五”规划新起点,围绕研学专业的标准建设、课程创新、教材建设、数字赋能、产教融合与国际拓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共谋研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马勇
会议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旅游分社社长李欢主持。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勇教授发表致辞。他强调,站在“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研学教育必须从课程开发、内容创造、教材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希望各方通过此次会议加强共创共享,共同助力研学教育发展。
 车巍
主办方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车巍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及旅游分社在研学教育领域的深耕成果,并阐述了举办本次会议的初衷:旨在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凝聚共识,为“十五五”期间研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升级、行业标准完善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方案。
 田志奇
世界研学旅游组织亚太区首席运营官田志奇在致辞中表示,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一方面加强全球行业的交流,推动中国优质的研学理念、标准与实践经验“走出去”,也将全球前沿的研学模式、评价体系与优质资源“引进来”;另一方面加强研学旅游导师人才培养,助力行业优质发展。
 廉祺
 李欢
华予教育集团觅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廉祺在致辞中介绍了华予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探索,并呼吁与会各方加强协同,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研学旅行发展生态圈。
 杨振之
 王昆欣
 魏凯
 李岑虎
会议围绕研学旅行专业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执行主席杨振之作“研学旅游:从健康成长到能力增长”主旨发言,深入剖析了研学旅游与身心健康、疗愈成长的深层关联,提出“研学疗愈”理念,为“十五五”研学内涵拓展提供了新视角;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昆欣对“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新标准、新体系、新课程”进行了权威解读,为“十五五”期间专业建设的规范化、体系化指明了方向;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副校长魏凯从理论基⽯的数字化重构、核⼼能⼒重塑、教学范式重构三个方面,分享了“数字化转型中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思考”;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岑虎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学师资队伍”主旨发言,强调了提升师资国际化视野与能力的重要性。
主题沙龙一
 主题沙龙二
主题沙龙环节,嘉宾们聚焦产教融合与实践创新,展开思想碰撞。首场沙龙由海南大学博士后许昌斌主持,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邓德智、副教授边喜英以及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教授刘雁琪、北京中凯国际研学旅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军涛四位嘉宾围绕“以标准引领 以赛项赋能——文旅部研学新标解析、研学专业群建设与技能大赛融合发展”主题,深度分享了在新标准引领下,如何通过专业群优化与技能大赛机制创新,为“十五五”研学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能。第二场沙龙由福建师范大学原旅游学院院长郑耀星主持,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俊、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波、洛阳师范学院教授苏小燕、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柴启林聚焦“研学资源联动创新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共同探讨研学资源跨区域联动与合作模式,并探索“文化赋能、生态协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核心课程示范讲解
为切实提升骨干教师在“十五五”新形势下的教学能力,会议还设置了研学专业四大核心课程示范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旅游分社研学项目负责人王雅琪主持。海南大学副教授谢祥项演示了“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运营与管理”的课程设计;世界研学旅游组织亚太区首席运营官田志奇通过全球研学旅游目的地品牌案例解析,分享了“研学旅行市场营销”的实战策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院长陈瑶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详细分享了“研学旅行安全管理”课程的体系构建;特级导游、全国文旅系统劳模谷音结合行业标准变化与行业实践,讲解了研学旅游指导师产品力、内容力、系统力三项核心能力建设。每场课程后参会教师积极互动研讨,推动教学经验深度碰撞。
8月15日下午,与会代表、教师赴成都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研学路线实地考察与课程观摩,通过场景化学习体验,探索课程设计如何与在地资源深度融合,为课堂教学注入实践动能。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