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由郑州大学出版社承担的“撷珍·黄河历史文献丛书(第一辑)”、“《小屯南地甲骨释文》集校”2个项目获批资助。这也是该社继《新校订六家注文选》项目之后再次在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中取得新突破。
“撷珍·黄河历史文献丛书(第一辑)”项目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卢玫珺教授、巫云飞工程师等人进行校释,包括《黄河工总论》《郑工启事》《郑工日札》3种图书。项目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馆藏的民国水利学家赵世暹等捐赠的多数为抄本、孤本的水利历史文献为基础,以《黄河工总论》为切入点,聚焦《郑工启事》《郑工日札》所记载清代黄河郑州段“郑州大工”堵筑事件,利用数字化技术,整理校释而成,集中反映治理黄河郑州段决口的全貌。旨在抢救性保护黄河历史文献,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具体体现,对于传承优秀治水文明、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小屯南地甲骨释文》集校”项目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常玉芝研究员,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华汉字文明中心副主任、郑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齐航福教授,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风华等人进行校勘。项目分为上、下册,将考古学信息与甲骨学研究紧相结合,吸收已面世的13家校勘成果,收录原骨考古学出土编号,补充小屯南地出土各甲骨的原始考古学信息、新见研究成果,如新缀、分组分类、同版卜辞间的逻辑关系分析等,在卜辞间逻辑联系的探讨上,揭示了甲骨刻辞书写中商人文本写作之特征、商人文风历时性演变之规律。时间跨度长、研究人员众、研究成果多,是收录《小屯南地甲骨释文》相关研究最为齐备者,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文献价值。
近年来,郑州大学出版社依托母体学校郑州大学的人才和学科优势,秉承“服务大学、服务社会”的办社宗旨,坚持“质量立社、品牌兴社、项目强社”的发展理念,以学术图书出版为主体,遴选优秀作者,深耕项目培育,规范选题论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深挖地域文化富矿,圆满完成18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四五”期间获批8项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立项项目,提升了郑州大学出版社国家级重点项目申报与实施能力,增强了精品和重大原创出版实力,为郑州大学出版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出版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郑州大学出版社将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优化选题结构,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储备力度,出版更多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的传世精品,为服务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国家出版事业繁荣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来源:郑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