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7日下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与外图厦门书城联合承办的《鹭岛故事》新书首发式在外图厦门书城三楼艺文空间成功举行。活动汇聚了本地文化、传媒、出版界的多位专家学者与热心读者,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共同见证了这部记录厦门城市记忆的作品的正式面世。 
  活动在厦门歌舞剧院青年琵琶演奏家陈毓琪女士悠扬的《大浪淘沙》与《望春风》的旋律中拉开帷幕,演奏为现场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随后,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施高翔登台致辞,他回顾了《鹭岛故事》从策划到成书的历程,谈到该书旨在成为一扇窗口,让老厦门人看见被忽略的历史细节,让新厦门人读懂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 
  
  本书作者陈章志则结合丰富史料与图像,系统梳理了“鹭岛”之名的起源与演变。他在分享中说,厦门地名历经“嘉禾”“中左所”“思明州”“厦门”等阶段,而“鹭岛”之称并非源于白鹭栖息,更可能因岛形似鹭而得名。陈章志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向在场读者分享了“鹭岛”这一地名的历史渊源和背后的人文故事,也谈及自己做地方文史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引发了读者的浓厚兴趣。 
  
  在随后的赠书仪式上,厦门知名地方文史专家黄国富、厦门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欧光江与作者陈章志共同向厦门市图书馆、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厦门纯阅读公益图书馆三家机构赠送了新书,希望借此推动地方文化更广泛地传播。 
  
  漫谈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厦门晚报原总编辑朱家麟、厦门市发行业协会会长蒋东明、作者陈章志围绕鹭岛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与城市故事书写展开了深度对谈。嘉宾们就地名的文化演变、新厦门人的身份认同等话题展开讨论,内容既有学术深度,又贴近市民生活,引发观众共鸣。此外,朱家麟也谈到自己近期在青岛实地考察的经历,并就青岛与厦门两座海滨城市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异同点展开了讨论。蒋东明则从出版角度论及地方文史研究中实地走访与记录的重要性,并和观众分享了一件令自己记忆深刻的出版往事。在读者互动环节,多位读者踊跃提问,与嘉宾就厦门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进行了交流,并获得了由作者准备的精美赠书。 
  
  
  活动最后,嘉宾与读者们共同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难忘时刻。作者陈章志为现场读者签名留念,现场交流融洽。  
  
  
  《鹭岛故事》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生动讲述厦门的人文历史并具有地方文化学术研究价值的著作。本次首发式不仅是一场新书推广活动,更是一次成功的城市文化交流盛会,为促进厦门地方文史的研究与传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鹭岛故事》(订购) 
厦门大学出版社 
  来源:厦门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