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全国中小学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交流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中科院院士胡事民,教育部课程教材所党委书记、所长宋凌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杨银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耀天,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振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副校长吴江浩,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研究)主任熊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生营以及来自河北、江西、重庆、甘肃、内蒙等22个省市地区的教育部门代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既是一场聚焦“中小学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教育”的专业对话,更是各方携手响应教育数字化变革的一次重要行动,会议旨在搭建一个“汇智、聚力、共研”的平台,一起破解中小学信息科技与AI教育的“真问题”,找到高质量发展的“实路径”。
朱生营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积极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充分发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优势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在教育出版领域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信息科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行动在教育领域落地提供思路与方案,以创新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胡事民、杨银付、宋凌云等 10 位专家作主题报告,围绕国家课程政策、人工智能技术趋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展开探讨。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与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研究)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正式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丛书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平台。未来,出版集团将与教材基地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的课程建设、教材研发与跨学科师资培训,系统总结推广优秀教学案例与区域实践模式,携手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的数智教育新生态。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