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情说爱?传宗接代?如何理解生物世界中的“性”现象?
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17日19:00-21:00
活动地点 北京大学校内北大书店
嘉宾 主讲嘉宾:白书农 特邀嘉宾:姚锦仙、小庄
主讲嘉宾
 白书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荣誉退休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植物系博士后。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发育生物学,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有《植物发育生物学》《生命的逻辑:整合子生命观概论》《十的九次方年的生命》等教材和大众科学著述。
特邀嘉宾
 姚锦仙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通选课《人类的性、生育和健康》主讲教师。曾任中国动物学会进化生物理论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
 小庄
科普作家,果壳联合创始人,著有《放大——科学、文化与艺术的现实交汇》、《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活动简介
“性”是人类社会中时常会成为讨论焦点的话题,往往因为社会文化中的种种阐释而被赋予了别样的意味。然而性并不仅仅是人类世界特有的现象,从植物到动物,广大的生物世界中也普遍存在着“性”这一生物现象。为什么生物会演化出“性”这一机制?从什么阶段起生物可以被视为存在“性”机制?从生物学视角而言,“性”的本质又究竟是什么?
本讲座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万物有性》为基础,讲座嘉宾作为长期从事植物发育研究的生物学家,打破人类(乃至动物)中心视角,从更普遍的生物世界中,探讨这一广受瞩目的概念背后深层的生物学问题。
相关图书
 《万物有性:生物学视角下的“性”学课》 订购 作者:白书农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