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像私语与广东凝视 ——艺术史中的个体表达与地域映像
嘉 宾: 万新华(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 李若晴(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主 持: 叶康宁(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主 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协 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南山书屋 时间:2025年10月24日19:00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0号南山书屋
当禹之鼎笔下的清代文人肖像静静凝视着我们,当《肤公雅奏图卷》中的岭南山水默默诉说着往事,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视觉图像究竟承载着怎样的历史记忆?个体如何在画像中寻找自我认同,地域又怎样通过图像建构文化形象?
李若晴教授的新作《越台春望》以独特的"图像证史"方法,带领读者深入岭南的视觉世界。从明代《三省备边图记》中暗藏的粤东军事防线密码,到陈炯明与孙中山往来信函中不为人知的艺术往事,从尘封百年的寺院藏品流转,到民国美展夭折的内幕,这些被主流叙事忽略的碎片,共同拼凑出广东五百年的文化基因。
万新华副馆长的《燕赏自娱》则引领我们进入清代肖像画的微观世界。依托南京博物院的珍贵藏品,他从个案分析入手,透过画像的表象,深入解读背后的家族认同、文人交往网络与精神寄托。那些精心绘制的肖像不仅是对容貌的记录,更是像主自我表达、情感寄托的载体,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生态与审美趣味。
10月24日晚上19:0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邀请到《越台春望:视觉文化与广东形象》作者李若晴与《燕赏自娱:清代肖像画研究丛稿》作者万新华一同做客杭州南山书屋,在南京艺术学院叶康宁教授的主持下,从各自的新书研究出发,探讨中国视觉传统中"个体"与"地域"这两个永恒的主题。
这不仅是一场新书分享,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视觉文化探索。在这场对话中,我们将共同思考:图像能否成为历史的"密码本"?地域的集体记忆与个体的自我表达,在视觉传统中如何相互渗透、彼此塑造?从岭南的宏大叙事到江南的私人肖像,艺术史中还有哪些被忽略的真相等待我们发掘?期待在本次活动中会予以听众一些启发。
相关书籍
 《越台春望:视觉文化与广东形象》 订购
《越台春望:视觉文化与广东形象》,广东美术学院李若晴教授著,本书以十篇艺术史个案研究呈现五百年广东地方文化史中绘画图像的演变,讲述了16—20世纪的绘画故事,并结合新的史料,分析了广东艺坛的独特性及对近现代中国画坛的影响。本书对广东艺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进行剖析,探讨画家创作时的社会图景,事件对创作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研究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的意义。同时,本书还探讨了粤画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跨语境交流的意义,并对具有岭南特色的绘画图像背后的意旨进行了解读。
 《燕赏自娱:清代肖像画研究丛稿》 订购
《燕赏自娱:清代肖像画研究丛稿》,江苏省美术馆研究馆员万新华著,本书选取了南京博物院颇具代表性的十余件文人肖像,采用艺术风格学、社会文化学、文学地理学等多维度结合的方法,考释出肖像画背后复杂而独特的创作机制,并利用肖像画题跋中潜藏的关键信息,构建起文献与图像相互映证的严谨研究框架,由此勾勒出像主们的人生轨迹与精神世界,从而与我们建立起“有情味”的审美互动体系。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