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今年是大学出版社首次集体亮相国内展会“天府书展”。在这个隆重的时刻,我们齐聚川大,一方面是探讨大学社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是隆重庆祝四川大学出版社成立40周年。首先,我代表大学出版社协会向出席会议的所有领导、嘉宾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大学版协的所有成员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川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40年来始终把学术出版作为立社之本,深耕人文社科、古籍整理、前沿科技等领域,策划出版了大批精品图书,例如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儒藏》,获得国家级奖项的《韩愈全集校注》《宋代诏令全集》《中国城市通史》《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版,以及“国际前沿手术丛书”等。四川大学出版社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300余项,获各类出版奖项600余项,是我国21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指定申报机构之一,学术出版能力位列全国十强,在国际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我代表大学版协向四川大学出版社及出版社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共有40家大学出版社迈过“整十华诞”。每一次整十的回顾,都是我们回望初心、沉淀经验的里程碑,更是我们出版薪火相传、持续前行的见证。 
  在一次次回顾、展望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大学出版社始终扎根于高校的学术沃土之中,大学出版社的魂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相连,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服务高校、惠及民生”的定位。对大学出版社未来的发展,我有三点期望: 
  第一,坚持政治引领和学术特色是大学社的立社之本。出版社作为党领导下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同时,大学出版社的独特优势,在于依托高校的学科特色。无论是综合性大学出版社的多元布局,还是专业高校出版社的持续深耕,只有让自身的学术特色绽放光彩,才能真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第二,融合发展是强社之路。当前,数字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出版业的生产方式、传播路径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一方面,纸质出版承载着学术的厚重和温度,是我们目前还不能丢弃的根基。另一方面,新兴的出版业已经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目前,各大学出版社都在努力探索,从数字教材、在线课程到学术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每一步尝试都有大学出版社的身影,有大学出版社的成绩。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协同,在区块链技术、AI辅助出版等领域进行积极探索,注重“内容+服务”的深度融合,不仅提供知识产品,还要为师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定制方案,让传统出版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三,自主发展和开放共融是兴社之策。大学出版社依托高校而生,有着各自独特的学科资源和发展定位,自主发展、深耕特色是每一家社的立身之基。只有立足自身特色,做精做专核心优势,才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学术出版的精品化要求,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压力以及人才队伍的挑战,单靠一家出版社是难以应对的。独行快,众行远,开放共赢才是大学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学版协将着力构建这样一个平台,推动各社在学术资源、选题策划、数字技术共建、人才联合培养方面深化合作、协同共享。我们也愿意和全国出版同行一道,共同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让更多高质量学术成果惠及社会。 
  数十载的风雨、数十载的砥砺前行,每一家大学出版社都在各自的赛道上共同书写大学出版的精彩篇章。让我们以本次座谈会为起点,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用更多的精品力作,用更大的市场影响,用更强的综合实力来共同推动大学出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一次祝贺四川大学出版社成立40周年,也同时向所有今年逢整十的出版社表示热烈的祝贺!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相关新闻:凝聚共识,携手前行——“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天府书展四川大学分会场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