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西北大学出版社图书《第一哲学,最后的哲学:在形而上学与科学之间的西方知识》《事物的自然: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一部分导读》《仪式与尊敬:比较情境中的中国哲学》入围10月探照灯好书榜。
探照灯好书榜由探照灯书评人协会主办,经过二十六位评委专业审读,每月评出10个月度好书分类榜单。
 翻译 | 社科&历史 | 哲学 《第一哲学,最后的哲学:在形而上学与科学之间的西方知识》 订购 [意]吉奥乔·阿甘本 著 王立秋 译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5年9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在本书中,阿甘本解释了第一哲学——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发挥的战略作用。他假设,在西方传统下,所有哲学活动的命运都取决于一种“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虽然从根本上说,“第一哲学”指的那个东西缺乏内容,也不具备它所要求的那种原初性,但它的功能依然至关重要。因为起作用的不是第一哲学的内容,也不是第一哲学的“第一性”,而是它对哲学的定义,严格来说,也就是它对哲学的界定——它通过设定边界,把哲学和其他形式的知识分开了。在这个意义上说,第一哲学实际上是“其次的”“最后的”,它预设了其他形式的知识尤其是物理学和数学知识并与这些知识相伴。因此,在西方文化中,第一哲学处理的实际上是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支配与服从,冲突与和谐。阿甘本通过对形而上学进行“考古学”的分析,考察了这种首要或从属的性质和局限性,揭示第一哲学在界定其他科学对象及自身定位上的复杂性,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翻译 | 社科&历史 | 哲学 《事物的自然: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一部分导读》 订购 [法]皮埃尔·马舍雷 著 赵文 译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5年9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该书是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马舍雷关于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一部分《论神》的导读。斯宾诺莎在《伦理学·论神》中通过三十六则命题及其证明、附释、绎理、补则设想并论证了一元论唯物主义哲学本体论(存在论)。马舍雷依托原始文献,细抠拉丁文的表达细节,通过对《伦理学·论神》中“神即实体即自然”的理论配置和装置整体进行类似数学拓扑学的阅读,还原了一个哲学中的“伽利略”(一位由“被自然生产的自然”推出“生产自然的自然”的规律的哲学家),澄清了:1.斯宾诺莎的哲学不是二元论的平行论;2.“理性或原因”是斯宾诺莎区别于笛卡尔、区别于莱布尼茨的唯一理论基质(这一理论基质使认识与存在之间是否符合的疑难、使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是否统一的疑难在斯宾诺莎这里都失去了意义,斯宾诺莎是绝对的一元论唯物主义者);3.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使“决定”这个概念在《伦理学》中成为一个基础性的概念。
 翻译 | 社科&历史 | 人类学 《仪式与尊敬:比较情境中的中国哲学》 订购 [美]南乐山 著 董国 译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5年9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本书以当代哲学如何从中国传统哲学“仪式与尊敬”的论题中汲取养分为出发点,重释儒家与道家要义,探讨形而上学、哲学宇宙论、人性论和社会理论,融汇皮尔士符号学及比较哲学视角,论证“礼”如何在多元文明中调和价值分歧、组织共同生活;探索儒学与国际哲学对话过程中的自我改造及发展,即儒学不可能永远保持一种形态,必定会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发展出新形式。全书既体现了对文化完整性的尊重,又不回避对其进行规范性分析和批评,深刻反映了比较哲学在当代全球化、文化冲突与不同文明世界观知识转变中的作用,为读者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及比较哲学的意义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视角。
来源:西北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