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东华大学出版社党支部组织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中大课精神,紧扣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与《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加快“奋进东华”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东华大学出版社如何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展开深度研讨。上海东华镜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李俊到会指导。会议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党支部书记、社长陈珂主持。
全体党员及骨干员工立足岗位、建言献策,凝聚起“守阵地、出好书、促转型、强服务”的发展共识,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以史为鉴,把握民族复兴与出版使命的深层关联。谢春涛教授的集中大课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四大历史阶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独立,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制度奠基,从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腾飞,再到新时代的全面复兴,清晰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高校出版社肩负着服务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使命(2035年远景目标),是民族复兴进程中知识传播、学术创新、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出版工作必须与国家发展同频、与教育改革同步、与学科建设同向。
其次,守正创新,用三大核心路径筑牢服务根基。一是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把好“政治关”。不仅要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将政治导向审核贯穿编校全流程,还要强化党员先锋作用,设立党员把关岗,确保教材与专著传递正确价值观。
二是聚焦学科特色多出好书,擦亮“学术牌”。一方面,精准对接学科需求,围绕“纺织 + 时尚”“材料 + 能源”“智能 + 健康”三大学科方向,挖掘智能纺织、变革性材料、生物医用纺织等前沿选题,以及传统服饰文化、民族服饰等特色主题。另一方面,强化教材创新升级,紧跟行业趋势,融入 AI 应用、可持续发展等时代元素,开发数字化教材,通过案例分析、AR/VR 技术等提升教材的实用性与互动性。
三是加速数字化智能转型,激活“新动能”。面对科技革命浪潮,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东华大学出版社需以技术融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从“知识生产”到“知识服务”的转型。
李俊在点评环节中谈到,出版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必须坚守正确导向。同时,作为高校出版社,出版工作要紧扣国家十五五规划和学校学科优势,以学术出版为立社之本,对接三大先导产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中寻找增长点,以高质量教材和学术专著服务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最后,陈珂做了活动总结,希望支部成员要牢记党员身份,以高标准履职尽责,深化服务实效,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做到全方位把关,坚持党建引领创新,以技术赋能品牌建设。
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东华大学出版社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出版全过程,以“守正创新”的精神状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打造更多学术精品、教材力作,为东华大学“双一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出版动能!
来源:东华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