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认证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指导,上海世外教育集团主办的2025第十二届上海市家庭教育大讲坛暨全国家校社经验交流、2025上海世外教育集团首届家校论坛在上海青浦区世外高级中学成功举行。活动以“俱联寰宇,育见未来——全球视野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范式”为主题,汇聚中外顶级教育学者、政策制定者、一线实践者与家长代表,构筑了一个贯穿0-18岁全学段、连接家校社育人全场景的对话平台,共探数智化时代的协同育人新范式。
《非权威式父母互助沙龙指南》作为世外幼教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原创成果在论坛重磅发布。

均瑶集团副总裁、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在致辞中提到,随着AI时代的到来,全球变革加速,教育范式重塑,党和国家对未来人才有了新标准、新要求。教育更承载着每一个家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唯有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才能培养出适应并引领未来的下一代。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认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顾占春在致辞中提到,要“以标准化家长学校建设为着力点,统筹推进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有序开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上海世外幼教家校社协同育人原创成果《非权威式父母互助沙龙指南》于同期重磅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王健作为出版方表示,好的教育书籍不是“标准答案的灌输者”,而是“教育智慧的唤醒者”——这与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倡导的“美好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也成为我们此次携手的核心根基。
本书破解了“权威依赖”的养育困境,为家长提供互助共生的解决方案,让孤立的养育焦虑在互助中消散,并进一步推动家校社协同落地,为美好教育生态圈提供了可实践的教育模板。

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副总裁、上海世外幼教总经理王茜在新书发布仪式上提到,目前,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上海世外幼教率先实践的非权威式父母互助沙龙,通过可操作、可落地的新模式,让个体养育走向群体共育,让更多家长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和合伙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认证专委会专家组长、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杨雄认为,本书结合了众多教育家如蒙台梭利、埃里克森、鲍尔比的核心理论,并结合40个可操作的生动实践,可读性很强,尤其适合新手家长。

中国教育学会校家社协同育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吴重涵特别强调了非权威式沙龙的“开放性”,经由家长与家长之间形成养育共同体,最终找到每个家庭独特的养育答案。
新书推荐

《非权威式父母互助沙龙指南》
王茜 王妍人 主编
钱兰华 吴林娱 安茜 副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760-6555-8
2025年11月
本书聚焦现代父母“权威依赖、孤立养育、需求错位”三大困境,以“非权威式养育”为核心,构建理论、实践、生态三维指导体系。依托吸收性心智、儿童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安全依恋三大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结合儿童内在支撑的五大需求与五维成长模型,转化为40个可直接落地的沙龙实操主题。从沙龙筹备、角色分工到现场实操,提供标准化流程与冲突调解方案,帮助父母摆脱“标准答案”执念,通过民主对话、经验共享激活内在智慧。书中更联动家庭、园所、社区,搭建协同共育资源地图,打破养育“孤岛”,让父母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让孩子在“被看见、被尊重、被滋养”的环境中,实现身体、情感、社会、认知、精神的全人发展。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