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哲学社会科学的精品之作 -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br>科学发展报告》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发展报告》专栏
哲学社会科学的精品之作
清华大学 李强
2006-12-18 17:05:14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是我国第一部以官方身份编纂的反映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状况的报告集。之前也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的报告或年鉴,然而它们或者局限于一个学科或一个省市,或者是关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果的一个较长时段的概览,而以每一年年度总结的形式,邀请我国各学科领域第一流的学者,集体呈现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状况,并对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加以总结和诊断,还属此类报告中的首次。这样的定位和编撰形式决定了本书独特的性质,可以说,它是对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最权威、最精要、最实时的总结报告。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的思想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去解答,去阐释,因此涌现了数量繁多的研究文献。而现代社会科学学科分支领域的众多,已经使得即使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学者,也难以对整个学科的发展状况作全面精确的把握。《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持,每年组织各学科一流的专家集体研讨,确定报告的框架与内容,而报告的具体编写,都历经大半载,力求在全面把握繁多研究材料的基础上,作出精确而概要的取舍。阅读全书,我们可以从丰富的材料与简练的语言中,体会到撰稿人独具的智慧与匠心。他们在延续以往学术研究脉络的基础上,以精要的概括和深入的思考总结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分支领域最重要、最新颖的研究进展,并实时地对每一学科存在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诊断,对学科的长远发展作了高瞻远瞩的展望。他们在为我们存下一份宝贵学科档案的同时,指引了学科进一步健康成长的方向。
 学术研究的推进,需要不同学科的融合与交流。然而各学科浩如烟海的文献,对于此学科的门外汉或是初涉者而言,往往使之望而却步,不知如何下手。阅读《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一书,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可以在把握本学科发展动向的同时,集中了解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吸取他学科的理论精华和研究方法,更进一步地把自身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推进。而各高校的在校学生,则可以通过阅读报告突破目前的专业界限,按图索骥地涉猎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培养和确立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好自己今后希望从事的研究领域。
 长久以来,我国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滞后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不尽人意,没有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一些人甚至仅仅将“科普”理解为自然科学的普及。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科学较之自然科学更为贴近人们的生活,它直接面对普罗大众所共同关注的一些事物和问题,表述的方式和语言也更易为人们所理解。《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的编撰即显现了这一特点。阅读报告,普通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关注重点,并可能在此找到日常生活中所疑惑的问题的答案,或是寻找到一些有益的启发。这对于增长民众的智慧,传承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实际而积极的意义。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