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华师教辅:细节成就品质 - 优秀团队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优秀团队
华师教辅:细节成就品质
倪明(华东师大出版社副总编辑、教辅分社社长)
2007-12-06 11:35:49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也有人说,品质决定成败。这是从不同视角出发的两个观点,我都认同。我相信,这些观点对教辅图书的出版也适用。在教辅图书的出版过程中,我们始终从细节着手,打造高品质的图书。
 我们的教辅图书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他们或是打电话,或是写信,与我们探讨问题、指出差错、提出改进意见。这说明,对读者而言,我们是可以信赖的出版社,希望我们越办越好。
 我们的教辅图书,在政府部门组织的多次图书质量检查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名列前茅。这是政府部门对我们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在我们的教辅图书中,40本图书有境外、国外的版权输出,既有繁体字版,又有英文版,还有网络版。在国内的使用、改编版权更是不计其数。这说明,我们也得到出版同行的认可。
 如果这些是可以数说的成绩,那么要归功于我们对教辅图书品质的关注。在教辅图书出版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环节,尤其是对其中的细节管理:
 1.注重选题的来源——关注教育科研成果。作为师范大学出版社,背靠师范大学,我们拥有丰富的教育科研成果资源。如何将教育科研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这是我们编辑始终考虑的问题。我们有“数学应用问题”、“开放性问题”、“过程性评价”、“分层递进”、“项目活动”等选题,都来自有关的教育科研项目。
 2.注重作者的遴选。对出版社来说,作者是衣食父母。选择优秀的作者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我们的编辑通过学术会议、日常的交往等,了解教师的全面信息,以便在策划合适的选题时约稿。在我们教辅图书的作者队伍中,不乏有全国著名的教师、特级教师,也有不少本校的教授、专家,他们结合本身的教学与科研,编写或主编了不少图书,如本校中文系倪文尖老师的《新课标语文学本》、数学系熊斌老师的《奥数教程》等,都是很有影响、很畅销的图书,也是相当有品位、质量不错的图书。
 3.抓好组稿的环节。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组稿时会提供一份书面的“编写说明”,详细叙述了选题意图、编写要求等。要求作者(主编)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目录、样稿等,并对其做认真的审查、及时的反馈。作者从中能深切体会到编辑的认真劲儿,在写作时就觉得不可以怠慢。有一位作者朋友告诉我,他参与一本书的编写,主编一开始就说:“这个任务不是华东师大的,稍微马虎点也没有关系。”另一位作者,他是某教材的副主编,一次他跟我说:“你们的要求,比我编教材要求还高。”看来,我们的“认真”在一部分作者中已有一种共识。正是编辑、作者共同认真的态度,确保了来稿的质量,为图书的高质量奠定了基础。
 4.把好审读关。在教辅读物市场中,同质竞争、粗制滥造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读者对此虽深恶痛绝,却徒叹奈何。如果能辨别出图书的编校质量,我想他们绝对会选择差错少的图书。读者对华东师大的教辅很认同,与我们的编辑质量高是分不开的。我们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狠抓编校质量,每本教辅读物中的题目要做三遍,即作者、编辑和质检各做一遍。每本教辅读物必须在付印前质检,检查结果与编辑费挂钩。
 5.重视读者的反馈。我们还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差错再现,认真对待每一封读者来信,对读者提出的差错做好记录,在重印的时候加以更正。自《奥数教程》第二版起,在“致读者”中我们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有奖订正”,二是“巧解共享”。这使我们得到了许多读者的支持,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其中较典型的有:深圳的一位“爷爷”做完了《奥数教程》六年级分册,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陕西的一位退休教师发现了初中三册中的一些问题;上海一名初三的学生对书中的七八道题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众多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奥数教程》的差错率非常低。我们还将读者的意见分别转达给作者,以鞭策作者认真地写作或者修订。
 6.做好图书的维护。修订和维护,既是提高图书本身质量的需要,也是流通环节的要求。我们每年的新书有100多种,修订、维护的图书有三四百种,修订工作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修订图书的过程中,我们更注重图书的教学性、科学性、实用性,以便更好地满足作者的需要。
 教辅图书是一类特殊的图书,它面对的是广大的未成年学生,他们是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判断力。因此更需要我们出版工作者着眼细节,抓好全程管理,把好质量关,以多出有品质的图书。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