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畅销书颁奖仪式讲话稿 - 第21届大学出版社<br>图书订货会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第21届大学出版社
图书订货会专栏
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畅销书颁奖仪式讲话稿
刘军
2008-11-18 17:05:46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展示大学出版社两年来双效益图书出版风貌,打造高水平、高质量教材图书金色品牌。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评奖活动经过半年多的评审,结果已经产生,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等101家出版社的413种图书榜上有名,其中225种图书获得优秀畅销书一等奖,188种图书获得优秀畅销书二等奖。这次评奖的参评图书共有590种,获奖率70%。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大学出版社一方面捐款捐书支援灾区,另一方面积极策划出版抗震救灾有关图书,宣传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和民族精神,帮助灾区人民、康复心灵、战胜灾害、重建家园。为鼓励和表彰大学出版社在出版抗震救灾图书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今年举办的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活动中增设了“抗震救灾图书特别奖”,31家出版社的43种图书荣获这个奖项。

 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是在教育部社科司指导下,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举办的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评奖活动。这项活动对全国大学出版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出版工作“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精神,检阅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出版成果,树立图书品牌,提高图书质量,增进两个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学版协对这次评奖工作非常重视,组成了由协会领导、评审专家组负责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领导评审工作。委员会还聘请了中国版协谢明清常务副主席、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郝振省所长参加。大学版协之外的领导同志参与评奖工作,是大学版协为使评奖更加公平、公正,更具社会影响力而采取的积极举措。为保证评奖活动的公正、扎实,本次扩大了评审专家组的规模,从京津地区的15家大学出版社聘请了30位离退休编审、副编审组成,兼顾各个学科门类。为保证医学类图书评奖的公正性,本次特别邀请了郑州大学出版社的两位专家,以邮递的方式参与初审审读工作。

 图书评审经过了初审、复审、终审,在评审专家对每种图书内容、编校、印装质量审查的基础上,初审工作又进行了两轮专家组会评。审评图书首先注重内容,把思想性、创新性作为首要因素,对选题新颖、学术含量高、实用性强的给予优先考虑;按内容质量、编校质量、销售量三项指标综合考评。评奖数量上不封顶、下不设底’这次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评奖,严格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及其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的标准的规定’依据国家《图书书名页标准》、《出版物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央台办和宦办《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又结合大学出版社图书实际,制定了《第八届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图书审读检查办法》和《第八届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编校质量检查的若干约定》。

 这届优秀畅销书评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年来全国大学出版社紧贴高等教育教学科研需要和全社会需要,多出好书、出双效益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图书结构进一步优化,参评图书,教材、学术著作、工具书占到80%以上,还有不少优秀社会读物,教辅、试题性图书不多;图书的内容,社科类图书普遍具有积极思想性和可读性,科技、外语类图书普遍具有前沿性和实用性,不少教材是国家项目、国家级重点教材;装帧设计和印制水平明显提高,体现了大学出版社出版物的新形象;许多品种发行量很大,可见这些图书适应高校教学需要,受到师生的欢迎。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不足和问题,本届获奖率70%,虽比上届的6 5.73%、第五届的62.4%有较大提高,但还是有30%的图书不达标,问题主要出在编校质量上。质量的问题主要是: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包括未能根据新精神、新研究成果及时修订内容表述和对编校差错在再版甚至数次再版时未作出修订;在一些政策性词语的表述上,仍有问题出现;在封面、扉页、版权页、封底、内容格式等图书印制基本规范方面问题很多;语言文字、专业术语、标点符号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多差错。相信通过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评奖活动,一定会进一步推动各出版社积极组织策划双效益选题,努力提高图书质量,为读者奉献更多精品图书。

 在这里,我代表大学版协对各出版社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特别要代表大学版协以及各出版社对为评奖付出辛劳的老专家们表示衷心感谢!

 大学版协希望各大学出版社继续加强优质图书选题的开发,努力创立自己的品牌;继续抓好编校质量,把更多的精品图书奉献给社会;继续加强发行渠道的建设和宣传营销,造就更多的优秀畅销产品!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