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手机出版与外语编辑策略(刘丽燕) - 出版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论坛
手机出版与外语编辑策略(刘丽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丽燕
2009-09-27 14:49:54 来源:《科技与出版》2009.9
一、文献概述
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移动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莫林虎,王一,2009)。据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报道,仅2007年,数字出版总额300多亿,其中手机出版就占了约150亿。
在手机与手机出版如此普及的今天,外语出版业的策划、编辑、发行等策略如何与之有效接轨显然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外语教材为例,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二、内容移植:传统教材手机出版
1.可将传统教材内容移植到手机上
例如: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体验英语快速阅读》、《英语泛读教程》、《美国文学选读》和获奖教材《高级英语视听说教程》等文本数字化,或者与手机生产厂家合作,直接将这些数字资源固化在手机上,或者以手机上网为平台,实现“外语移动式学习”。这种内容移植的优势在于:因为事先签订的出版合同中已有约定,所以不存在版权问题,并且经过出版社严格的三审三校,确保内容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另外,上述教材涉及日常生活、风土人情、经典文学选段、演讲、电影片段、新闻、访谈、英美歌曲、情景对话等内容,完全适合手机这类移动终端。
2.以短信和彩信的形式,将传统出版物发送到用户手机上
以外语教材为例,利用手机短信传播信息的优点,把现有的优秀多媒体教材通过重新编辑,发送到学生手机终端。例如:《大学体验英语一周一练》、《大学体验英语一课一练》、《大学体验英语综合训练与自测》等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以文本短信的形式定时地群发给客户终端。还可以每日群发一个英语常用组词和一个英语谚语;每周群发一个英语作文题目和一首英语歌曲。另外,以彩信的形式传输包括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数据包,例如,把教材简介、新书预告、最新活动等发送到手机终端,供手机用户了解。这种形式比文本短信更先进,较单纯简短文字信息内容更丰富,可读性和观赏性更强。如我国首家手机报《中国妇女•彩信版》就属于图文彩信型,外语多媒体材料可以用同样方式传播。
三、教材内容的拓展与二次开发
1.将现有优秀多媒体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使之适于手机出版的形式,满足用户的需求
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国家级多媒体教材《大学体验英语》已在全国200多所大学中使用,拥有稳定的用户基础。我们可以通过二次开发,以手机出版及呈递的特点,加以重新设计与编辑,使其能发挥移动学习、交互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比如将阅读课程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把每一单元的中心意思及要点重新编写成精要型小短文,以适宜手机阅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相应单元,以备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使用,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这类基于手机的英语学习内容可以开发出更多形式来满足不同学校的需求。以目前大学几乎人人拥有手机的现状来看,这种基于手机的英语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2.对现有教材进行内容的扩展,开发相关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以外语词汇教学为例,可以将其从传统课堂教学中分离出来,策划编辑一套英语词汇学习教材,将学习任务按手机学习特点拆分为以“天”为单位的教学单元,日日发送,点式学习,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版社可以将学习内容安装在专用服务器上,由服务器自动完成课程定时发送与信息反馈工作。
3.对声音与视频内容的拓展
现代手机的信息存储与传输完全可以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目前《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所配有的MP3和MP4的音视频格式完全可以在手机上存储和播放,3G手机的带宽足以传输教材的音视频内容,这就为移动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可能。其一,将已有音视频内容再压缩,使其可通过电信网络传输与存储;其二,拓展相关内容的多媒体信息,丰富学习资源。
4.增加课外文学阅读
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课外阅读。出版社可以策划将简易版经典英美文学名著改编(可以请外籍专家完成)成为适于手机出版格式与传播模式的小说,并与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学作品阅读的随身化、实时化,发挥手机小说的作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除了通过文本阅读(SMS)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上网(WAP)和手机接听(IVR)等方式多角度欣赏课外文学作品。
5.提供语料资源,促进英语手机写作发展
据调研,写作一直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薄弱环节。出版社可以与国外大型出版社合作,引进现代英语写作语料库作为手机写作的原型,并与高校外语学院合作开发基于手机平台的写作程序。比如将作文按类型或主题分为若干单元,每周一个主题,由学生通过手机写作形式将作文发至教学服务器,由服务器上安装的基于语料库的作文评阅系统自动点评作文,并将评语及时发回到学生手机,最后由老师在课堂上再集中讲评。这样及时反馈的作文效果会优于非及时反馈的作文教学。当然,手机写作题目不宜太难,要求行文不宜太长。如“My view on…”之类,可以将范围限定得很窄,30~50个单词可以阐明。
四、扩充课堂教学,满足师生需求
1.提供相关跨文化内容,扩充课堂教学不足
出版社可根据自己的主打国家级教材为出发点,再次开发与其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内容,利用手机多媒体特性,将与教材相关的特定文化信息,及时地、多层次地传递给教师与学生,激活其思想中蕴涵的文化知识,促进语言学习,因为语言学习从来就和文化学习难以分离。
2.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教师与学生对教与学的不同需求
手机应说是现代交流方式中最具个性化的一种方式了,也最容易实现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出版社在开发的外语教学手机平台上可以设计在线有奖问卷,通过问卷了解教师与学生的不同需求,然后可根据需求将注册者分为不同的组,并按组提供能满足个体需求的服务。
五、结论
手机出版进入外语出版领域,对外语编辑的业务能力是个挑战。还以教材出版为例,我们面对如下问题。第一,要学习基于手机平台的出版概念、方法、过程、结果等整套程序,了解与掌握必要的现代技术,如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为策划选题打好基础。第二,要作好需求分析,看准市场走向,策划适于手机出版的、用户急需的外语项目,以项目带动出版、带动市场。第三,要根据策划结果决定手机出版模式。第四,要精心设计手机出版内容,这是手机教材出版的核心部分。这方面可以与各学校合作,了解学校的需求,邀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参与设计,使所开发的内容有针对性、可读性、易用性等,否则将事倍功半。第五,要选择表现媒体,即以什么媒体形式进行内容呈递,比如是用单文本媒体形式呢,还是文本再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传播。
总之,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已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手机出版也就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一现象。认识到位就会捷足先登,在未来的市场中占领先机。
参考文献
[1]莫林虎,王一.手机出版产业现状及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09(5):12-15.
[2]匡文波.手机出版:21世纪出版业的新机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0-124.
[3]曾倩雯.图书出版如何与手机出版联姻.出版参考,2009(3)上旬刊:8-10.
[4]张晓艳,魏富强.手机出版的文化属性.出版发行研究,2009(5):16-18.
来源:《科技与出版》2009.9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