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名社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名社推荐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10-29 15:31:17 来源:厦门大学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出版社,也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家大学出版社。我社创立于1985年5月。建社20年来,全社员工以不断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使我社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出版社”的理念感召下,我社坚持以特色、品牌取胜的经营思想,始终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争创一流业绩,为读者奉献了一大批具有很高的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的优秀图书,在学术界和出版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一家大学出版社,20年来,我社共出新书近3000种,其中高校教材、学术专著占80%,本校作者约占50%。所出版的图书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360多项,其中全国性大奖80多项,获奖率为15%。《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税利分流研究》、《膜分子生物学》、《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荣获中国图书奖;《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被列入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代表赠书;《思想道德修养》获教育部首届评选的“全国高校两课优秀教材”;《广播电视广告学》、《货币银行学》等获全国大学版协评出的“优秀畅销书”;《中央苏区历史研究丛书》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全国建党80周年100种献礼书之一;《穿透灵魂之旅丛书》《女缘丛书》在2002年和2005年全国书市上广受瞩目;前不久问世的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台湾文献汇刊》(100册)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台湾研究图书、东南亚研究图书是我社的特色图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专门研究台湾的学术机构,是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有着长期的历史渊源。我社发挥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出版的台湾研究丛书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学等领域,如影响较大的《台湾社会经济史研究》、《台湾战后经济分析》、《台湾海疆史研究》、《台湾移民社会研究》、《近20年台湾文学流脉》、《海峡两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等图书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意义。大型文献整理图书《台湾文献汇刊》,是迄今为止大陆最大型的台湾历史文献出版工程。全书100册,每册500码,16开本,涵盖了目前有关台湾的珍稀历史文献。它的出版对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东南亚与华人华侨研究图书。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研究东南亚问题和华侨问题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在海外颇具声誉。同时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与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我社利用这一优势,使东南亚华人华侨研究图书成为出版社的特色书和标志性图书工程。如《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研究》、《近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史研究》、《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世界华人华侨史》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最近隆重推出《吧国公堂档案丛书》,共20册。近年来学术界在印尼发现18世纪印尼华侨社会内部的档案,内容丰富,历时久远,是研究当时华侨社会历史的非常珍贵的惟一的档案资料,该档案的整理出版对华侨史、东南亚史等领域的研究将是十分有益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大力弘扬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组织出版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图书和标志性的传世图书。例如,我社整合厦门大学人文学科的研究队伍,组织策划了《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这部学术大书,荣获了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这部著作首次对中国东南区域的文化经济展开全景式的论述。这部著作解剖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内在结构,揭示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发展动因,阐发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互动关系,全方位地勾画出中国东南部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轨迹,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历史文化内蕴。不仅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对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书出版后,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再如,我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献《台湾文献汇刊》,经过编者十载整理之功,出版社三年的编辑努力,最近正式出版发行,引起了海峡两岸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此次整理出版的《台湾文献汇刊》共七辑100册,收入珍贵文献资料近200种。这些文献资料,绝大多数是分藏于祖国大陆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以及散落于民间的孤本、珍本、抄本,也有一部分是近年在台湾、日本等地新发现的珍贵文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这些文献资料,为揭示台湾历史发展变迁,揭示两岸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关系,提供了最原始、最有力的证据。《台湾文献汇刊》的整理出版,弥补了台湾方面在文献史料建设上的不足。
出版社要生存要发展,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创建图书品牌,参与市场竞争,显得刻不容缓。在制定和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我们从出版社实际出发,努力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逐步培育出品牌。我们策划组建的法律、经管、广告类图书系列已在书界颇具影响,市场的回声是:厦大社的法律书全、经管书优、广告书特。
我们依据本社的出版资源,确立了我们创建品牌的思路,确立了品牌重点,经过市场检验,形成了一批品牌图书,这就是经管类、法律类和广告类。在品牌图书的出版上,我们强调专著和教材并重,专著要出版精品,教材要有规模。如经济类、管理类专著类有葛家澍教授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以及《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货币理论史》、《国库运作与管理》等数十种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教材方面出版了400多种,在这些教材中又以财会、财金为重点,这经过市场检验沉淀下来可以称之为品牌教材的有包括《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管理学原理》在内的《财经类优秀系列教材》,和《21世纪会计学系列教材》等。《21世纪会计学系列教材》由会计系众多名教授编写,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和前瞻性,是一套适应新世纪高校会计教学要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的新教材。法律类我们出版了《海洋法律研究丛书》、《国际经济法文库》,主办、出版了《厦门大学法学评论》(每年两辑),出版了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商法学、诉讼法学、刑事法学五大系列近200种教材,并出版了配合教学使用的《最新司法案例精解丛书》、《法学教学参考资料系列》。法律类图书已形成了我社的品牌图书,在市场上受到认同。我校的广告专业是全国第一个创办的广告专业,上马之初,缺少教材。我们积极鼓励该专业的教师大胆地编写教材。我们出版的广告学教材,经不断修订,始终保持了教材的先进性。现在这套教材的使用覆盖60多所高校。在市场上十年畅销不衰。深受广告专业师生和广告从业人员的欢迎。
在我校学科建设方面,出版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社为东南亚研究中心出版的《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系列丛书》,以其高质量和高效率赢得了专家的赞誉,为该中心的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社为人文学院出版的《文艺学新视野丛书》、《应用语言学丛书》、《播新视野丛书》、《影视戏剧研究丛书》等,成为该学院在申报博士点的学科建设中的优势条件;我社为法学院出版了9个系列,近百种教材专著,为该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申报民商法博士点起到重要作用;即将出版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前沿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是作为科技部第三次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著作项目之一,对评估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文学院的《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文库》的出版,将作为该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申请的必备条件。随着我社不断推出学术精品,必将极大地推动我校的学科建设。
大学出版社处在大学校园,又是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我们更应在其企业精神、文化内涵上下功夫,使之拥有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充分发挥,使出版工作成为员工热爱的事业。长期以来,我社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精神,几任领导班子都十分注意调动职工积极性,努力把出版社办成一个“温馨的家”。20年来,我社不仅出版了一大批优秀图书,同时也培养了一支政治素质好、有事业心、业务能力强的出版队伍。目前,我社班子团结,富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克己奉公、以社为家的精神已蔚然成风。这是我们事业能够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回顾我社2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十一五”期间,我社将坚持学术为本,以高校教材为龙头,以品牌图书为基干,走出版专业化的路子。我们坚信,我们这支有着强烈事业心的出版队伍,一定能把厦门大学出版社建成一个有鲜明特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校出版社。
来源: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