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朵百合花--评皇甫军伟《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朵百合花--评皇甫军伟《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
潘飞
2013-01-27 09:43:01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为人父母的机会只有一次——既没有彩排,也不可能重演,既没有导演为我们设计桥段,又缺乏现成的剧本供我们参考,甚至,我们中的很多人尚未脱除稚气,便匆忙披挂上阵,仓促间成为了另外一个小生命的父母。因此,让大多数人感到困窘的,倒不一定是如何给孩子洗尿布、喂牛奶等不堪其繁的琐事,反而是如何领悟这个角色的真正内涵,进而把它扮演得出神入化,诠释得淋漓尽致。

  已是北大大三学生的侄女雯婷十分优秀,可想当年青春期叛逆时也曾闹过离家出走等幼稚戏码。近日,她无意中告诉我,小学4年级一次“我想要……”的作文考试中,她以“我想要有一个百合花一样的女儿”赢得了最高分,也让她的老师和母亲泪流满面。虽然时隔多年,我已经没有机会再看到这篇令人动容的文章,但是,听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心里依然充满了无限的酸楚和怜惜。如同作家们成年后会在“伤痕文学”中有意无意地回望并不太幸福的童年,小侄女自己还是个8、9岁的孩子,却早早地希望有一个“百合花一样的女儿”,这种心理上的期许,或者移情,恰说明她的童年生活并不愉快,她笔下的那个并不存在的“女儿”,从潜意识里来说,其实就是她自己。她字面上是写一个女儿,其实是站在对面,表达了对于一对优秀父母的期待。多少年过去了,她仍然对自己小时候父亲用皮带打她的粗暴耿耿于怀。我相信,这朵小小“百合花”的心瓣上一定会时常挂满泪痕。难怪,表嫂也坦承,当年对女儿的管教过于严厉,其实并不成功,甚至是失败的。其实,我一直在提醒她,当小家伙在成长,你们做父母的也一定要成长,要学习,过去行得通的那套办法,拿到现在真的就可能失效了。

  这就如同《家庭教育的捷径》一书中所倡导的那样,构建和谐的,符合我们社会特征的新型家庭文化、父性文化、母性文化,对于提升当前的教育质量实有裨益。时代在以飞快的速度迅速地进步,社会面貌在发生巨变、意识形态在发生颠覆,而家庭教育水平及理念,恰恰是全面地滞后与落伍了。中国的父母,在越来越崇尚个性的90后一代面前,集体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低能和无力。

  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到了今天,再谈“可怜”二字,不仅是对父母之爱恩重如山的敬畏,甚至,不得不略带几分叹息与遗憾。表哥一家发生的故事,其实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小时候孩子很听话,许是对父母强势的屈从,随着见识和个人自主性的增长,又不可避免地想要挑战并打破这种权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斗争”,其实是人类永恒的难题和宿命——当我们是孩子时,我们努力试图冲破父母罩在头上的那张网,当我们成为了父母时,又如法炮制,不自觉地在自己的孩子头上编织了同一张网。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期待自己成为像百合花一样成长,纯洁、自然,他们不需要像狂风暴雨般的怒斥谩骂甚至殴打,因为,他们是无比柔弱,需要格外的关爱与呵护的,因此,我十分赞同皇甫军伟先生在书中的观点,“守根养土”,给予孩子们以最健康、珍贵的精神滋养,他们原本都可以像一朵百合花一样纯洁。

  皇甫军伟老师博客链接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