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媒体共生视角下教材出版融合发展探析——以76家大学出版社的实践为例 - 大学出版与媒体融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闽南话教程(第三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城:中国的象征

燕山大学出版社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重估

郑州大学出版社


大众媒介语言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主页 > 大学出版与媒体融合
媒体共生视角下教材出版融合发展探析——以76家大学出版社的实践为例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主题征文优秀论文)
冯卫东 何春梅(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1-12-22 10:36:45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摘要】 全媒体时代,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学课堂也发生了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主流。传统的纸质教材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业务亟待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对76家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指出媒介共生视角下教材出版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从顶层设计、分步推进;联动学校、转变模式;深化改革、理顺架构;破除藩篱、流程再造;加大扶持、重视人才;版权运营、知识服务六个方面构建教材融合出版共生生态系统,实现从教材出版到教育知识服务的融合发展策略。
  【关键词】教材出版  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共生

  共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共同生存现象,它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共生单元在一定环境下,基于某种共生基质,通过共生界面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生体, 至少对其中一方有利的共同生存关系。[1]

  媒体共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以有利彼此的共同发展为前提,在媒体环境中形成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共生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共生进化、相互赋能、共同发展,这样的媒体共生关系最为稳定。“媒体共生”在实践中更多体现为在“共生”中走向“融合”。对出版企业而言,媒体共生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教材出版与在线教育、知识服务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也是大学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电话或微信访谈等方式,对76家大学出版社进行了调研。调查问卷共设计 21个问题,聚焦教材出版融合发展情况,包括所在大学出版社的员工总数、教材的出版周期、初版教材出版后几个月会修订再版、纸质教材同质化是否严重、纸质教材种主动策划的占比、是否开发电子教材、纸质教材是否有二维码链接教学资源、二维码链接的资源是否可交互、是否有在线题库、是否有开发移动端的教材、是否开发有AR\VR类教材、是否有开发教材配套的线上课程、是否有自营平台、自营平台是PC端还是移动端还是都有、教材编辑的考核是否与融合出版业务挂钩、是否有专门从事融合出版的部门或专职人员、是否以新媒体的方式宣传教材、涉及哪些新媒体的方式宣传推广教材、教材被选用后是否有配套的教材服务、教材服务教学的方式有哪些等。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6份,回收问卷76份,无效问卷0份。在此基础上,针对焦点问题和代表性案例,进一步设计了5个问题,并通过电话或微信语音等方式访谈了其中的20个样本。

  一、共生界面: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面临的新形势

  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

  2020年年初,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提出教材建设将纳入“双一流”建设和考核指标。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2 号),指出要“有序发展在线教育,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推动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这对教育出版产品形态、业务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材出版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动力。

  2. 教材出版与修订再版的周期与知识更新的速度不适配

  初版的传统纸质教材从组织编写、出版到投入使用,至少需要8个月的时间;修订再版至少是初版教材出版后的1年以后,这就决定了传统纸质教材无法及时吸纳最新的知识与实践案例,在服务教学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合理的出版周期内,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成为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面临的一大挑战。[2]

  3. 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与全媒体时代的教学方式不适配

  一方面,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深入贯彻“金课”理念,大学老师的课堂教学已逐渐由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00后”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很早接触网络和手机,难以对纸质教材的深入阅读与长久学习。碎片化、移动化、个性化学习,已成为“00后”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如何运用新技术创新教材内容的形态,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参与感、成就感,让学习任务的呈现形式类似可以打怪通关升级的游戏那样富有吸引力,成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重大挑战。

  二、共生行为: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的现状

  1.传统纸质教材出版的现状

  一方面,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出版不约而同地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头部教材较少,大部分是发行量较少的教材。很多大学出版社采用“作者所在学校的推广用量结合一定金额的补贴款”的出版模式维持教材出版的微弱利润;另一方面,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利用率偏低,授课老师主要使用的配套教学资源仅为课件。

  2.不同程度的融合出版实践

  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是 “书+二维码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媒体化。这类实践主要是通过二维码链接课件、习题、重难点知识讲解音视频、其他阅读参考资料等数字教学资源。

  第二类是书+平台实现课程服务。部分大学出版社在原有纸书积累的优质内容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知识服务库平台,独立运营。如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大工职教数字化服务平台”。其中的在线教学平台能实现备课和授课两大功能:备课功能可以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需要,使用、编辑、修改由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利用平台资源或自己上传资源完成授课内容的组织、制作,并保存到服务器供自己使用。授课功能的实现以教师备课环节完成的授课内容为主体,配有教学内容发布、作业发布与批改、试卷发布与批改等功能,系统自动完成作业与测试中的客观题判分且自动生成成绩单,并配有题库供教师抽选试题、编制试卷和学生自测自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人大芸窗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科发展方向和教学实际需求为导向,打造权威、丰富的课程内容资源。

  第三类是书+平台实现线上教育服务。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文泉课堂是一个在线学习平台。提供高质量教学内容资源,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也适用于教师开展私播课或双师课堂教学——在线组班教学或辅助线下授课,指导学生在线学习课件,练习和讨论,目前该平台已上线559门课程;湖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工程教育在线——交互式可视化工程训练数字网络出版平台”基于在线学习的基础上,提供直播和学习服务,建立教学数据分析、用户分析,建立教师参与盈利、出版社、企业联合运营的共赢体系,打造全新的教育生态圈。

  第四类是教材即课堂。浙江大学出版社“立方书”APP是互联网+教育下的互动教材新模式。立方书基于二维码中嵌入的纸质教材,集教材,课堂,教学和培训于一体资源。

  三、共生困境: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出版结构与教学需求不适配

  一方面,某些基础课教材的重复出版导致教材内容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同一家大学出版社,同名教材品种有的都多达7-10种。另一方面,由于发行量较少且编写难度较高的某些实训类、实操类、跨学科的教材遭遇“出版难”的窘境。

  2.出版模式仍以被动来料加工为主、主动整体策划较少

  大学教材出版主要以学校组织老师编写,再由学校或老师联系出版的“被动来稿型”模式为主。大学出版社联动学校,由出版社编辑参与整体策划、实施、出版、营销等全过程的“主动策划型”教材占比不多。大学出版社在教材建设方面整体参与度较低、为教材建设提供的核心价值较少导致出版社之间的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占。

  3.出版形态落后于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很多高校一方面积极投入教学方式与教材创新,做精做强线下一流课程,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等一流课程建设;另一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强教材建设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与出版单位联合设立教材出版基金,持续稳定投入教材建设经费,切实加大教材及配套数字化资源建设力度。

  4.出版资源整合矛盾较为突出

  一方面,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更多的是在纸质教材的内容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而大学纸质教材出版中的同质化延续到融合出版中。同质化的教材内容资源, 造成了出版的教育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大同小异,缺乏差异性。[3]

  另一方面,大学出版社应对融合发展需求所开发的融媒体教材,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资源匮乏、交互性差、体验差等不足,其适用性仍然非常有限,与个性化、移动化的学习场景中广泛存在的知识需求不适配。

  5.融合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

  本研究发现,多数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出版融合发展停留在通过二维码链接没有任何交互功能的课件或习题等教学资源的初级阶段,且尚未建立教材出版融合发展配套的机制体制,缺乏显著的拥抱融合出版的实际行动。这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融合发展的马太效应:大社布局早,资金充足、在实践中不断调整配套的机制体制,已初步形成“纸质教材+平台”的新形态教材服务模式;中小型教材出版融合发展的作者端、编辑端却面临开局难的困境。作者端:部分大学出版社在教材出版条件方面,通过减免出版费来鼓励作者自主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但执行过程缺乏相应的标准和闭环式的约束,导致多数作者以简单的课件或习题应付了事;教材的融合出版对编辑的知识结构与学术背景、产业变革反应的敏锐度、新技术的应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教材编辑的考核主要还是围绕传统教材出版而来的编校字数、组稿本数、教材推广码洋等。这样的考核机制导致融合人才没有成长的土壤和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

  6.营销与服务的融合转型未跟上

  教材融合出版“卡脖子”环节更多体现在出版的末端——营销与服务。大部分学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材,纸质图书销售已经很困难,要让学生为教材配套的资源付费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目前多数融合教材销售模式是购买纸质教材+免费提供数字教学资源。这就导致前期投入较多人力和资金建设的数字教学资源并不能实现变现。但研究发现,一方面,得到等知识服务平台的课程受众中,大学生的占比不低,这说明新时代的大学生已具有知识付费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文泉课堂等平台已开始投放收费类的课程。教材融合出版需要解决如何将销售产品转换为经营用户,拿什么跟用户建立并维系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经营用户来获得收益等问题。

  四、共生模式:构建教材出版融合发展生态系统的策略

  1.顶层设计,分步推进

    因社制宜,制定教材出版融合发展战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材出版融合发展业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初期可筛选3-5种教材进行融合教材试点建设,打造融合教材建设示范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厘清传统纸质教材与融合教材在生产流程、方式、人员考核上的差异,逐步形成适合教材出版融合发展的相关管理制度。

  2.联动学校,转变模式

  一方面,大学出版社应把握母体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契机,与母体学校的教务处等机构联动出版多媒体融合的一流规划教材;

  另一方面,教材融合出版、市场推广、作者和出版社的合作模式等有待进一步创新,大学出版社可与高校或高校的某个学院某个系建立教育出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整合资源协同做好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共同探索推进“校社”合作下服务教学的教材管理体制建设。如清华大学出版社长期跟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学改革进程,形成深度合作方案,除了改革方案(中英文版)和系列教材的出版合作 以外,还包括量身定制的会议、培训和线上营销方案,以及版权输出的整体合作[4]。

  3. 深化改革,理顺架构

   要将教材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在编辑的目标任务和出版社人才培养方案中。这就需要大学出版社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原有的业务版块布局和既有的考核方式,真正将教材融合出版的战略落实落细。

  4.破除藩篱,流程再造

  媒体共生、出版融合背景下,需要建立起一套适应融合发展的,面向流程、面向用户的组织管理体系。从本质上讲,纸质内容物生产流程与数字出版流程在数量上是“1”和“1”、在时间上是“先”和“后”、在地位上是“主”与“辅”,故传统的出版社组织形式不仅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也不利于产品的深度开发,显然不符合融合出版一体化、多层次开发的需要。[5]大学出版社可在教材出版率先探索选题策划、协同采编、加工制作、资源管理、多渠道发布、运营服务等核心业务的流程再造。

  5.加大扶持,重视人才

  教材出版的融合发展关键在人才。融合教材编辑应该是先进教学理念的倡导者、优质教学资源的集成者、课程教学服务的协同者、优质教学方式的营销者。在一本教材就是一个课堂、一个平台的时代,教材编辑更像是一部作品的导演,一个产品经理。培养编辑的产品思维、锻造应用新技术研发融合教材、新媒体的手段营销融合教材的复合能力。大学出版社要善于培养“融合编辑”,在项目施行中,要优先培养一批具有全媒体理念和技能的复合型出版人才作为融合骨干,再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学习的方式带动新老员工的复合型转变。

  6.版权运营,知识服务

  在融合教材开发过程中,应遵循课程、教材一体化的整体策划思路,结合教学需求对业务模式和出版流程进行更新。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和充实完善,探索建设课堂和网络相连接、 纸质和新媒体相贯通的新形态教材,重构课程与教材的关系,创新教材建设机制。[6]

  一方面,聚合并运营优质教材作者的全版权资源。围绕教材融合出版的版权包含纸质图书出版、课程(音频、视频)、课件、习题等;另一方面,全版权资源可以为教材出版向教育类知识服务做更完整的系统支撑。既可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场景提供适配的内容资源,还可根据互联网平台的内容需求对其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服务产品,实现“一个内容,多次开发”,助力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向教育知识服务转型升级。

  五、结语

  新技术催生更多新媒体,教育信息化大发展。在媒体融合共生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出版社应积极参与到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来,着力构建适合传统出版与在线教育、知识服务等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如何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改革,支撑学校的学科建设,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场景的需要、整合学校的教改成果和课程资源,形成完整的、适配的知识服务体系,是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破局的关键与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 娄策群,等 . 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122
  [2] 赵部.“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融合出版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21(08):90
  [3] 阳琴,陈国生,王成云.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 体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J]. 经济师,2015,(3):180.
  [4] 梁颖. "教学研究—策划出版—营销推广"一体化的教材出版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20(6):77.
  [5] 贺子岳,孙治鑫.基于融合出版流程的出版社组织创新研究【J】.出版科学。2019(27):61
  [6] 张秀芹. 试议新形态教材的出现对传统教育出版的影响——以高等教育出版社iCourse教材为例[J]. 中国编辑,2017(8):54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