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吃的联结与区隔《味道:人民公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吃的联结与区隔《味道:人民公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03-29 08:38:24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基本信息】
  《味道:人民公社
  作者:梁文道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作者简介】

  梁文道,1970年生于香港。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现为凤凰卫视评论员,《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十余份报刊杂志专栏作家。主要著作有《常识》、《我执》。

  【内容简介】

  本书为梁文道食评文集《味道》系列之一,主要谈论“吃”的社会意涵,挖掘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吃”的不同内容与逻辑,引出“吃”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纽带的意义,正是“吃”联结或区隔了不同的个人与群体。

  【书摘】

  除了宠物,动物之中大概只有人类是会有规律进食的,每日三餐。虽然没人规定这三餐该在什么时刻吃,但大家都明白它们有自己的合理时段。你绝不会把半夜的消夜当作早餐;就算吃的都是一碗公仔面,但只要时间变了,它的名字和概念也就不同了。按照不成文的习惯,早餐首先是早上起床之后吃的第一餐。假如某一日你起床起得晚了,当然可以把午饭当早点;可是只要这天你约了人中午见面,你就一定不会和朋友说“让我们一起吃早餐吧”。因为按照习惯,中午那段时间吃的东西叫做午饭,而早午晚三餐自有其模糊的时间坐标。

  很明显,人的这种独特进食模式不是来自动物的本能,而是一种因应环境后天养成的习惯。 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德国的西美尔(Georg Simmel)曾经写过一篇很有趣的小文章《饮食的社会学》。他指出人之所以定时吃饭,是为了要和其他人同桌共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每天三餐的规律,不限定吃这三餐的时间,我们就很难和其他人一起吃饭了。而和他人共同分享食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种非常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

  当时耶稣对着面包说,“这是我的身体,你们大家拿去吃”,然后将它掰开分给门徒。这个仪式完成了把面包变成基督肉身的神奇转化,使得门徒参与了耶稣的牺牲,名副其实地“活在基督之中”。在分完面包与葡萄酒之后,耶稣先是表明此乃“新的盟约”,再吩咐门徒“以后也要这样做以纪念我”。于是“领圣餐”就成了日后代代相传、全天下基督徒之所以为基督徒的重要仪式,成了新约的见证。

  这个仪式的意义正在于它想打破食物的根本特性。你分到的那一块饼与两千年来无数基督徒所领受的都是“同一”基督的身体,大家居然可以无尽地分食“同一个”东西。没有一个信徒会说自己分到的那一件与众不同,也没有一个信徒会抱怨别人分得更多分得更好;不,那就是“同一个”身体,每个分享到的都是同一个基督的血肉。

  所以最后晚餐是最终极的同桌共食。对于信徒来讲,他们做到了其他人都做不到的事,那就是每个人口中的东西竟然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同桌吃饭是为了打破自身的孤立,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最后晚餐就是要使得基督徒达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团结,因为他们不只共桌,而且是真正地“共食”。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味道》系列 (2013.03.29 8:31:01)
  • 饮食需要科学的态度《舌尖上的营养与能量》华东理工大学 (2012.11.16 15:28:19)
  • 欧阳应霁转型写《味道台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2.11.16 13:33:14)
  • 革命参与者的群体味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辛亥革命的影像记忆》作者谭徐峰 杨天石 接受《长江商报》访谈 (2011.10.08 10:03:14)
  • 你关注食品安全了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花言草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011.08.04 16:18:36)
  • 转基因食品: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饮食陷阱知多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08.05 10:42:54)
  • 科学出版社《不生病的15个饮食习惯》96岁的我每天快乐生活和工作的秘诀 (2009.06.12 17:18:11)
  • 梁文道左手英雄气右手儿女情 广西师大出版社《我执》《常识》 (2009.05.21 17:13:30)
  • 广西师大出版社《常识》梁文道:常识稀缺的时代 (2009.02.25 17:30:43)
  • 陈丹青梁文道谈书录 (2009.02.16 16:50:34)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