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当代大教育论丛书》简介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当代大教育论丛书》简介
2003-02-12 10:32:36  来源:  
 
 
张健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001年获新闻出版署、中国版协教育图书研究委员会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奖。


《当代大教育论》从总体上说,可以相对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0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代大教育论》丛书对有关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理论,重新赋予新的内涵,在不少方面都有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的提出,有待于教育理论界的同行们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给予评判。《当代大教育论》丛书的理论体系,主要由基本理论、应用理论、方法论理论三大部分构成。卷一至卷四届基本理论部分,卷五为方法论部分,卷六至卷十为应用理论部分;若从大教育的宏观微观理论来看,卷一至卷八都可算当代大教育的宏观理论,卷九、卷十算是其微观理论,而卷五至卷八同时也有微观理论的部分;若从教育的内部与外部来看,可以说每一卷都既有教育的外部关系理论也有教育内部关系理论,只是其角度、范围和程度不同而已。事实上,这种划分也不是严格的,客观事实也是难以割裂来认识的。《当代大教育论》丛书的理论构成部分,抓住当代大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的本质内涵,抓技了这三个方面基本内容,其他教育理论都可以由此生发出来。


《当代大教育论》丛书各卷的主要内容分别概述如下:


卷一《当代大教育引论》本卷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承担了这套丛书总论的任务。本卷主要论述《当代大教育论》丛书产生的条件、意义,进而论述了当代大教育理论中的教育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即从教育的概念内涵,教育的本质、特点,到原理、规律;从对象、目的、功能、作用,到原则、方法、战略等,形成了与传统教育理论有质的不同又有本质联系的新的教育理论体系。


卷二《教育产业论》本卷系统分析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与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我国已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世界已开始形成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教育本身具有的性质,已发生了历史性的质的变化,教育事业已演化为教育产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教育是一种产业,这一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产业,它与传统教育理论中所说的教育事业有何关系;具有产业性质的教育其结构、规律及产品是什么,其投入与产出关系怎样,它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其特殊作用,本卷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对学校教育中的有关问题都作了详细清晰的论述。教育产业的理论是《当代大教育论》丛书中的一个核,心理论,本书是我国目前少有的关于教育产业理论的专著。


卷三《教育功力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历来是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以及人类学家长期探讨的问题,其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此作了最全面而又精辟的论述。但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整个世界进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知识经济日益成为主导产业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教育的功能,如何阐述教育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当令教育科学工作者普遍关心,并积极探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教育动力论》站在巨人的肩上,认为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力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合力)中的一个直接动力。为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有关教育动力问题,本卷从教育动力的理论基础、原动力原理、惯性原理、引力一加速度原理以及创造原理,教育动力的表现、功能、作用,教育功力的双向性以及教育动力的系统结构、机制等方面,较深刻地回答了教育动力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构建了教育动力理论体系。这不仅拓宽了对教育功能一般的研究,而且提出了“教育动力”的新概念、新理论,成为我国第一部阐述教育动力理论问题的专著。


卷四《创造教育论》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发展的一个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因为人具有创造性的能力。那么,教育的主要目的无疑就是要培养人的创造性能力。本卷是在国内外学者已出版的有关创造教育理论著作的基础上,从大教育现出发,作为《当代大教育论》丛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人的创造性能力作为当代大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据此,本卷较深刻地论述了创造教育的特性、理论、原理、运行机制等,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运用创造教育理论,既有可操作性,又有利于指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卷五《教育方法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意识、能思维和交流信息,而且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维,来达到认识、影响和改变主客观环境的目的。至于人究竟怎样进行思维,既涉及认识论,又牵扯到方法论问题。目前,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著作较多,教学论也不少,但教育方法论专著甚少。所以,要建立当代大教育论的理论体系,就不能没有方法论。本卷在综合国内外教育方法理论的基础上,从剖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出发,深入论述了必须建立新的教育方法论理论,使之适应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必要性;并论述了教育方法论的产生、理论结构、特性、原则以及在教育方法论的指导下,如何施教、学习与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问题。


卷六《城市教育论》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金融、贸易、信息等方面的中心,城市化的水平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现代化的城市要由现代化的教育来支撑。本卷是把城市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来阐述的专著,不仅全面系统揭示了城市的建设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实现都与城市教育密切相关,城市教育在实现城市现代化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而且提出了城市教育的地位、作用、理论、特点、规律、结构、内容、方法以及科学化管理问题,从而创立了较为完整的城市教育的理论体系。


卷七《农村教育论》重视和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行,必然加速农业产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农业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所代替,粗放经营方式必然要被集约经营方式所代替,为此,就必须改革农村的传统教育、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和思想,解决好农村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同时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生态与环境的平衡问题,以及农村的计划生育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乃至整个中国的人口问题,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要达到上述目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究竟如何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本卷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是《农村教育论》的主题。


卷八《产业教育论》本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教育的专著,既与已出版的职工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方面的著作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因为产业教育就其研究的对象和内涵来说有自身的规定性,包括产业教育的地位、作用、结构、特性、方法、投入、产出与管理等在内的一套系统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该卷拓宽了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范围。


卷九《校园经济论》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实体,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教育产业理论的指导下,如何进行学校管理,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实践与理论问题。《校园经济论》则率先系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同时对如何解决我国的教育投入紧缺、效益不高、浪费严重的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对校园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研究,是教育经济学对校园这一特定场所研究的表现。目前,我国教育界、经济学界已开始注意对这方面的研家,不过还没有专著问世,《校园经济论》算是一个尝试。


卷十《校园文化论》传统教育理论往往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度看待学校教育功能,实质上,学校教育还有传播科学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尤其是在当代大经济、大科学、大文化、大教育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趋势下,对学校教育功能进行全面的研究更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已出版了一些有关校园文化研究的论著。本卷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校园文化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对校园文化主客体的关系,校园文化的营造原则、内容、管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形成校园文化精神等,都作了详细的阐述,有较强的理论性,既有利于推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来源:人教社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